诗书穷年灯,功名平生心。
辛勤莺迁乔,哀鸣猿投林。
兰膏谁为容,朱弦无知音。
安能如蜉蝣,随时安其阴。
诗书穷年灯,功名平生心。
辛勤莺迁乔,哀鸣猿投林。
兰膏谁为容,朱弦无知音。
安能如蜉蝣,随时安其阴。
这首宋朝曹彦约的诗《水北民家窗间有题夜深短檠灯功名平生心者戏成平侧诗二首(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和人生抱负的感慨。首句“诗书穷年灯”描绘了诗人深夜苦读的情景,灯火通明,映照着他对学问的执着与投入。次句“功名平生心”直抒胸臆,表达了他一生追求功名的心志。
接下来,“辛勤莺迁乔”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辛勤努力的黄莺,渴望从低处飞升至高枝,象征着晋升或提升的愿望。“哀鸣猿投林”则暗示了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和孤独,如同哀鸣的猿猴投向森林,寻找归宿。
“兰膏谁为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如同珍贵的兰膏无人欣赏,而“朱弦无知音”则强调了在功名路上缺少共鸣的苦闷。最后两句“安能如蜉蝣,随时安其阴”以蜉蝣自比,感叹人生短暂,希望能像蜉蝣那样顺应时势,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处,但又流露出不甘于随波逐流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内心的矛盾挣扎。
门掩平湖避俗嚣,静观风景识春朝。
庭梅向日花全拆,岳树连云雪未消。
少壮可惊年暗减,幽栖翻觉睡偏饶。
相知赖有曹溪子,禅外时来慰寂寥。
玛瑙坡前住,清幽绝世缘。
湖澄秋夜月,山碧晚晴天。
了性方成佛,烧丹漫学仙。
会逢温伯雪,目击道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