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陶弘景移居图》
《题陶弘景移居图》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古风

大奴担簦挈壶飧,小奴笼鸡约孤㹠。

雪斑鹿前双婉娈,水云牯背三温黁。

中有玉立而长身,幅巾野服为何人。

云是永明之隐君,身有黑子七星文。

自从夜读《葛洪传》,便觉白日生青云。

解冠径挂神武门,蜜䖅尚拜君王恩。

句容洞天元第八,茅家兄弟遁秦腊。

飞宫三接十二楼,下听华阳海声狭。

三朝人物半凋零,水丑木中文已成。

金牛脱络谁得箠,枯龟受灼宁生灵。

金沙丹饭饥可饷,山中犹嫌呼宰相。

从此移家金积东,满谷桃花隔秦壤。

画工何处访仙踪,修眉明目射方瞳。

可无鸡犬逐牛豕,栗橘葛㭾皆家僮。

铁崖浮家妻子从,名山亦欲寻赤松。

华阳礼郎或相逢,清风唤起十八公,乞以玉笙双凤吹雌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陶弘景移居图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陶弘景的隐逸生活。首二句写两个仆人忙碌的身影,暗示主人的清贫但自给自足。接着,诗人赞美鹿的洁白和牯牛的温顺,暗喻陶弘景的高洁品性。"云是永明之隐君"点出其身份,他是南朝齐永明年间的隐士。

诗人提及陶弘景夜读《葛洪传》的经历,表达对其学识的敬仰。他解冠表示归隐的决心,对君王仍有感恩之情。接下来描述了他居住的洞天福地,以及与茅家兄弟的交往。诗人感叹世事变迁,隐居者的生活与外界人事的对比。

"金沙丹饭"象征隐士的清苦生活,但仍能自得其乐。"山中犹嫌呼宰相"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不屑。最后,诗人期待在隐居生活中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华阳礼郎,甚至能与仙人共奏玉笙。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陶弘景隐居生活的描绘,赞美了他的超凡脱俗和高尚品格,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咏白莲七首·其三

仙葩簇玉凌波出,白羽摇风翻翐翐。

主人好事集宾僚,明朝有意还来不。

(0)

杨孔直司训南楼卷

南楼在何许,乃在附郭东。

青山四面合,嘉树起茐茏。

爽气日夕浮,野色窥帘栊。

主人关西裔,弓裘绍青风。

凭高时送目,情思遥冲冲。

朅来伐木音,丁丁鸣谷中。

幽人不可见,欲往道靡从。

谱作高山调,写之托丝桐。

翛然意忘归,前途下高舂。

(0)

拟李白古风·其五

少陵真人豪,稷契心自许。

周遭澒洞间,百折水东注。

短褐才掩胫,破庐不蔽雨。

犹轸当时忧,不暇一身诉。

心期万广厦,大庇寒士聚。

地下千载人,谁为唐宰辅。

肉食不怀谋,藿食乃心苦。

(0)

写怀再用前韵

羸马驱驰几日程,山城草色夕阳明。

闽关路杳鱼书断,秦岭风高雁阵横。

客里逢秋谁对酒,枕边听雨独关情。

自惭疏拙浑无补,欲把行藏问广平。

(0)

寻仙卷为陈相士作

寻仙道人江海彦,三岛十洲浑走遍。

归来自觉术有神,隔牖能将色丝辨。

酒酣耳热逞谈锋,对人信口分猪龙。

双瞳炯炯敌秋月,世间安用窥青铜。

(0)

出郊

麦垄如云野雉飞,桔槔流水野人扉。

晓来小雨如酥润,山色行行好染衣。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