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苍山骨老,尺寸具嵚崟。
藻绘神工巧,磨砻哲匠任。
溟濛疑雨洞,黮䨴想云岑。
木杪猿长挂,岩端月不沉。
秋临泉欲冷,冬玩雪愁深。
丛簇窥衡霍,毫芒指桂林。
铿锵鸣璞玉,珍重敌兼金。
罨画纷纷起,何人解赏音。
点苍山骨老,尺寸具嵚崟。
藻绘神工巧,磨砻哲匠任。
溟濛疑雨洞,黮䨴想云岑。
木杪猿长挂,岩端月不沉。
秋临泉欲冷,冬玩雪愁深。
丛簇窥衡霍,毫芒指桂林。
铿锵鸣璞玉,珍重敌兼金。
罨画纷纷起,何人解赏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石屏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屏的自然之美与哲学意味。
首联“点苍山骨老,尺寸具嵚崟”,以苍山的老骨为背景,描绘了石屏的形态,尺寸虽小却充满峻峭之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石屏比作苍山的骨骼,既突出了其坚硬的质地,又赋予了它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生命力。
颔联“藻绘神工巧,磨砻哲匠任”,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藻绘,即藻饰绘画,这里比喻自然界的美丽与复杂;神工,形容自然造物之神奇;磨砻,意为打磨,这里指人类对自然的加工与利用。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双重赞叹。
颈联“溟濛疑雨洞,黮䨴想云岑”,进一步描绘了石屏周围的环境氛围。溟濛,雾气弥漫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雨后的朦胧景象;疑雨洞,可能是指雨后石屏上的水珠或雾气形成的洞穴;黮䨴,形容云层厚重,这里用来想象云雾缭绕的山峰。这两句通过视觉与想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意境。
尾联“木杪猿长挂,岩端月不沉”,描绘了石屏上空的动态与静态景象。木杪,树梢,这里指猿猴栖息的地方;长挂,形容猿猴悠然自得地悬挂于树枝之上;岩端月不沉,意为岩石顶端的月亮似乎永远不落,象征着时间的静止与永恒。这两句通过动物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石屏独特的生命力与宇宙的浩瀚。
接下来的几联,“秋临泉欲冷,冬玩雪愁深”、“丛簇窥衡霍,毫芒指桂林”、“铿锵鸣璞玉,珍重敌兼金”、“罨画纷纷起,何人解赏音”,分别从季节变换、远近景致、声音与价值等多个角度,继续深入描绘石屏的美与独特之处。秋天的泉水似乎在寒冷中更加清澈,冬天的雪花则让人心生愁绪;远处的山峦与桂林的美景相互映衬,如同画卷般展开;石屏的声音如同璞玉的敲击,珍贵无比;最后,各种色彩与图案如织锦般涌现,但又有谁能真正欣赏并理解这份艺术呢?
整首诗通过对石屏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价值和艺术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富有哲理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
碧浸篱门,青黏屋角,风叶鸣路。
山后池塘,水边帘阁,色染潇湘雨。
鸭阑鹿柴,棕鞋桐帽,閒数花须微步。
日长时、据梧捉麈,清谈大有支许。
金门赐浣,玉堂延客,过赏萧斋烟树。
绿笋朱樱,金齑雪鲙,临别重牵住。
少焉暝结,且随渔唱,摇艇悠然而去。
还相订、频将香茗,共消晨暮。
花光扑上春城,曈昽直把人衣染。
家家百舌,年年三月,桃花满店。
谁酿梨云,更搀柳浪,倍添伊艳。
算那家、映水开偏好,胭脂一院门长掩。
城下绿芜如毯。不禁风、酒旗轻飐。
也应明日,再来寻处,落红万点。
嘱付花铃,忍令一片,顿随春减。
恰墙头几朵,含情送客,暗颓娇脸。
雪压新年,风飘残腊,琼楼粉落如雨。
桃符素铠离披,神荼瑶簪济楚。
天公好事,总馈遍、山城粔籹。
小阑边、飘瞥纡回,点缀辛盘椒俎。
泥黦透、红笺致语。寒勒住、钿车游女。
土牛绀轭犁霜,黏鸡花冠萦絮。
盈街彩仗,画一片、慵情懒绪。
白茫茫、冻合乾坤,不辨春来何处。
昔年作客,记美人剑士,逢场都有。
烛泪堆槃帘舞雪,薇帐轻红垂斗。
剧孟家边,莫愁村外,恰对铜街口。
为欢并日,底须寒食重九。
今日骑省飘零,兰成憔悴,孤负筝琶手。
拍遍阑干人事换,赢得一场搔首。
归去双溪,重寻三径,麋鹿真吾友。
愁来易醉,慎毋多与之酒。
仆何为者,是东吴愁客,最能击筑。
记得阿奴年少日,曾直高人品目。
甚矣吾衰,时乎不再,二语那堪读。
朱门列戟,此中何限粱肉。幸遇衮衮群公。
怜而召我,共看东篱菊。
我意亦思归去耳,聊葺溪干破屋。
行乞歌场,为佣屠肆,也觅三餐粥。
安能溪刻,矫廉长效孤竹。
醉来阑入,正司空筵上,一群腰鼓。
老子婆娑床上坐,矍铄听歌似虎。
一片西风,千堆画烛,月好清辉苦。
回头往事,青溪旧梦重作。
谢公笑问儿郎,此閒何处,略记隋堤路。
老矣廉颇犹健饭,莫负红么翠羽。
人在当场,曲逢入破,白发休予侮。
新磨幡绰,世惟公等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