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
越隽郡开通汉使,吐蕃兵结覆唐师。
只知地险如难服,岂信天亡遂不支。
历览华夷每怀古,临风倚马读残碑。
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
越隽郡开通汉使,吐蕃兵结覆唐师。
只知地险如难服,岂信天亡遂不支。
历览华夷每怀古,临风倚马读残碑。
这首诗描绘了龙尾关的险峻与历史的沧桑。首联“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以夸张的手法,将山比作城郭,海比作护城河,形象地展示了关隘的险要,同时通过“一卒当关,万卒窥”的对比,突出了守关士兵的英勇与孤独。
颔联“越隽郡开通汉使,吐蕃兵结覆唐师”则引入了历史背景,提到越隽郡曾为汉朝使者开辟道路,而吐蕃军队也曾在此地与唐朝军队交战,暗示了龙尾关在历史上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性。
颈联“只知地险如难服,岂信天亡遂不支”表达了对关隘自然险要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中人定胜天的思考,强调了即使面对天灾或强敌,人类智慧与勇气也足以支撑。
尾联“历览华夷每怀古,临风倚马读残碑”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他回顾历史,感慨万千,面对古迹,思绪飘渺,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龙尾关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地位,还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
空谷不可想,梦寐接形象。
形接翠帐中,忽觉在遥峰。
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
轻舟知长川,松柏知山崖。
上堂各自炫,谁肯相为期。
客从西方来,遗我双白鹰。
呼童臂白鹰,翼有细篆绫。
长跪读篆绫,绫中竟何称。
上言各努力,下言利得朋。
我思古仙人,道成羽化去。
朝游旸谷东,暮向西崦住。
广带飘长风,云鬟销烟雾。
时来戏人间,宴婉同欢处。
窈窕谁家子,捲帘当官路。
灼灼如蕣华,倾城一回顾。
不惜千金躯,长恐时光暮。
适意在闺房,孰谓丹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