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山路的曲折、清澈的溪流与坚硬的岩石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超然态度。白云在山岭间自由漫游,与人类无关;而明月,则照亮了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静寂的池塘,但这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分配或干预。
接下来的"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田园景象。黍与粱都是古代的谷物,它们在成熟时呈现出黑色和黄色的光泽;而果实如柑、橘,在某个特定的时节达到半甜的状态,这些生长的果实似乎也在等待着收获的时刻。
最后,"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哲思。"人生此乐"指的是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大自 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时刻,而这份快乐不是通过世俗的途径获得的,应是天然赋予的,不应该被世间的喧嚣所干扰。"莫遣儿曹取次知"则是在告诫我们不要让那些琐碎的人事烦恼打扰了这份宁静和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读书堂前霜月明,读书堂后霜风声。
主人读书已万卷,足踏省户还专城。
朅来掩关卧不出,左拥韦编右瑶瑟。
似闻天女亦爱静,便喜兰房长英物。
我舍应门才一儿,赵子尤作仙果迟。
白头相看辄浩叹,玉树独满君家墀。
我歌声长君且听,不特交游幸同姓。
极知玉盎有新醅,每恨金觞乃无柄。
从君泥饮不作难,景物过清天复寒。
犀钱汤饼未免俗,琵琶与筝当合弹。
山昙昙兮起云,山浪浪兮流水。
神何为兮山中,岂怀忠兮放弃。
沃牛炙兮疗饥,挈壶兮荷锸随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庙食为。
是耶非耶,余不得而知。
女巫兮击鼓,坎坎兮祠之下。
帝不下招兮遗怒,馘长蛟兮缚雄虎。
野无烽兮海无澜,马不用兮都且闲,都且闲兮神乎何以为御。
振策而风兮回轩为雨,风雨时兮多黍稌,风休雨止兮神何处所。
桂橑兮兰楣,朝云出游兮莫云来归。
云辉辉兮神来归,云霏霏兮神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