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二》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0)
注释
足未移:一作“未足移”。
便能奇:看见奇丽之景。
黑黍黄粱:泛指谷类作物。
初熟后:一作“初熟候”。
朱柑绿橘:泛指果树。
天赋:一本作“天付”。
儿曹,儿辈,一本作“儿郎”。
取次,随便。
翻译
道路转过半山腰脚步还没移,已看见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丽。
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
果园中半甜的是红橙绿桔,田野里初熟了黑米黄米。
人生这种陶情山水的愉悦须老天赐与,可别让儿辈知觉减损了乐趣。
鉴赏

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山路的曲折、清澈的溪流与坚硬的岩石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超然态度。白云在山岭间自由漫游,与人类无关;而明月,则照亮了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静寂的池塘,但这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分配或干预。

接下来的"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田园景象。黍与粱都是古代的谷物,它们在成熟时呈现出黑色和黄色的光泽;而果实如柑、橘,在某个特定的时节达到半甜的状态,这些生长的果实似乎也在等待着收获的时刻。

最后,"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哲思。"人生此乐"指的是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大自 然赋予我们的美好时刻,而这份快乐不是通过世俗的途径获得的,应是天然赋予的,不应该被世间的喧嚣所干扰。"莫遣儿曹取次知"则是在告诫我们不要让那些琐碎的人事烦恼打扰了这份宁静和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月屋

一室虚明万境宽,水晶帘映玉阑干。

不从此处逢仙子,争信人间有广寒。

梅影夜窥霜镜满,桂香秋吸酒壶乾。

客来试问推敲字,笑指湖光上下看。

(0)

耕图二十一首·其三杷耨

雨笠冒宿雾,风蓑拥春寒。

破块得甘霔,齧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著鞭无作难。

(0)

戏韩子师

读书堂前霜月明,读书堂后霜风声。

主人读书已万卷,足踏省户还专城。

朅来掩关卧不出,左拥韦编右瑶瑟。

似闻天女亦爱静,便喜兰房长英物。

我舍应门才一儿,赵子尤作仙果迟。

白头相看辄浩叹,玉树独满君家墀。

我歌声长君且听,不特交游幸同姓。

极知玉盎有新醅,每恨金觞乃无柄。

从君泥饮不作难,景物过清天复寒。

犀钱汤饼未免俗,琵琶与筝当合弹。

(0)

偈颂十三首·其十

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二林小众,枯枯燥燥,鹤望多时。

珊瑚枕,明月珠,从便采取,只是不得触讳。

(0)

天龙恭敬赞

云散千峰晓,神龙应念来。

补陀岩上士,心识几时灰。

(0)

骚词·其二

山昙昙兮起云,山浪浪兮流水。

神何为兮山中,岂怀忠兮放弃。

沃牛炙兮疗饥,挈壶兮荷锸随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庙食为。

是耶非耶,余不得而知。

女巫兮击鼓,坎坎兮祠之下。

帝不下招兮遗怒,馘长蛟兮缚雄虎。

野无烽兮海无澜,马不用兮都且闲,都且闲兮神乎何以为御。

振策而风兮回轩为雨,风雨时兮多黍稌,风休雨止兮神何处所。

桂橑兮兰楣,朝云出游兮莫云来归。

云辉辉兮神来归,云霏霏兮神来归。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