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尽落花风,绿意沈沈寒勒。
移得乳桐双树,露生机端的。
知稀何贵养琴材,弹开海天碧。
要把年年秋信,报山僧知得。
数尽落花风,绿意沈沈寒勒。
移得乳桐双树,露生机端的。
知稀何贵养琴材,弹开海天碧。
要把年年秋信,报山僧知得。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末尾时分,作者在普陀古塔旁种植乳桐的情景,以及对新生生命的喜悦与期待。
“数尽落花风”,开篇即描绘了春末时节,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绿意沈沈寒勒”一句,通过“绿意”和“寒勒”两个词,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凄美的氛围。
接着,“移得乳桐双树,露生机端的”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种植乳桐。在这里,乳桐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新生命、希望与生机的象征。通过“移得”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将乳桐移植的过程,而“露生机端的”则强调了乳桐展现出的生命力。
“知稀何贵养琴材,弹开海天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作者将乳桐比作珍贵的琴材,寓意其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存在,也是心灵与艺术的滋养来源。通过“弹开海天碧”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乳桐的成长,带来心灵的宁静与广阔的视野。
最后,“要把年年秋信,报山僧知得”一句,寄托了作者对乳桐未来成长的期待,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通过“年年秋信”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乳桐将见证四季更替,成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末种植乳桐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