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真觉如山重,大略忻君有达观。
六翮欲飞何处好,一官求去不能难。
海螺有气吹千里,玉手无心弄二丸。
别后只悬高韵在,相思明月对松坛。
此身真觉如山重,大略忻君有达观。
六翮欲飞何处好,一官求去不能难。
海螺有气吹千里,玉手无心弄二丸。
别后只悬高韵在,相思明月对松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送萧柔以参戎归溽城柔以求去官而两台不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萧柔归乡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束缚的感慨。
首句“此身真觉如山重”描绘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沉重感受,仿佛被山压顶,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压力之大。接着“大略忻君有达观”则表达了对友人萧柔豁达心态的欣赏和羡慕,认为其能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
“六翮欲飞何处好,一官求去不能难”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欲展翅高飞却不知何方为好的鸟,将官职比作难以摆脱的束缚,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
“海螺有气吹千里,玉手无心弄二丸”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由的向往,将自由比作能吹过千里的海螺之气,而将官场的束缚比作无法随意操控的玉石小球,强调了自由的可贵和官场束缚的无力。
最后,“别后只悬高韵在,相思明月对松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分别后,友人的高雅情操仍留在心中,而明月和松坛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意象,象征着友情的永恒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夙讽黄鸟篇,颇思复邦族。
吾屋已不存,谁来喻心曲?
入巷访西邻,觌面不相属。
门户多改更,疑非往游熟。
可堪心目间,未尽气萧索。
言寻垂钓矶,秃柳罨疏绿。
尚有头白鸥,拍烟晚来浴。
相见如故人,何当旧盟续。
荒田洒微雨,旷路无行人。
十千买一舟,窄仅容两身。
席蒲作箕踞,病膝苦未驯。
漫海羊角风,澒洞奔愁云。
远岚拒云气,匿翠生冻皴。
万籁同哑钳,倏向重渊堙。
老僧趋送我,致意当河漘。
谓遭原火燎,势已及比邻。
亦将投空山,餐柏侣瘦猿。
恐君他日来,但拾灰馀尘。
天地有后逢,相期同保珍。
放棹随去流,汎滥终何垠?
凶忍恣屠虐,单于自鲸吞。
未闻呼韩邪,背我天子恩。
赪沙七千里,守险资窳浑。
岂徒塞白龙,用以慑乌孙。
六经治天下,道在先几存。
诎强而得和,犹慎心讨论。
轻谋投之隙,卫霍亦丧元。
冲突荡姐场,当思抵吾藩。
赭汗大宛马,翠羽珠厓鹍。
奇货虽足居,咄嗟吾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