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远过豫章城,寥阔音书阻甲兵。
哀乐中年常苦剧,弟兄白首更关情。
三人各瘦逢摇落,一别重来隔死生。
知化哀猿渡江去,弋阳溪路更无声。
雁行远过豫章城,寥阔音书阻甲兵。
哀乐中年常苦剧,弟兄白首更关情。
三人各瘦逢摇落,一别重来隔死生。
知化哀猿渡江去,弋阳溪路更无声。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七言律诗》之二。彭孙贻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著称,此诗亦不例外。
首联“雁行远过豫章城,寥阔音书阻甲兵”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象,大雁南飞,穿越豫章城,然而在战乱的背景下,传递消息的使者难以到达,象征着信息的阻断与战争的残酷。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颔联“哀乐中年常苦剧,弟兄白首更关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中年的哀乐交织,生活的艰辛与复杂,尤其是对于兄弟之情的深切关怀,使得情感更加丰富而沉重。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普遍情感。
颈联“三人各瘦逢摇落,一别重来隔死生”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在秋天的萧瑟中,三人各自消瘦,重逢时却已隔绝生死,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状态,展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世的沧桑。
尾联“知化哀猿渡江去,弋阳溪路更无声”以哀猿渡江的隐喻,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哀伤的情绪。弋阳溪路的寂静无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和孤独的感觉。整首诗在结尾处留下了一种深沉的余韵,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彭孙贻的这首《七言律诗》之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哀愁与亲情交织的时代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鹿园披绝径,鹫岭逼诸天。
树杪惊新瀑,花间滴暗泉。
宝轮承晓日,金铎韵秋烟。
戒具莲花捧,经文贝叶联。
地从初劫造,僧是几灯传。
住想猿心伏,忘言象教诠。
东游谁小鲁,北望我愁燕。
愿就灵岩宿,餐霞度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