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姝宁台舞,赵女邯郸步。
阎易美服饰,曼睩工盼顾。
不丰亦不约,宜喜复宜怒。
古来巳称绝,汉武寄馀慕。
当户理瑶琴,能谱相如赋。
燕姝宁台舞,赵女邯郸步。
阎易美服饰,曼睩工盼顾。
不丰亦不约,宜喜复宜怒。
古来巳称绝,汉武寄馀慕。
当户理瑶琴,能谱相如赋。
这首诗描绘了燕赵之地众多佳人的美丽与才华。开篇“燕姝宁台舞,赵女邯郸步”,以“宁台”和“邯郸”点出地点,通过“舞”和“步”展现了女子的舞蹈技艺与步伐之美。接着“阎易美服饰,曼睩工盼顾”,进一步描述了女子的服饰之雅致与眼神的灵动,暗示她们不仅外在美艳,内在也充满了智慧与情感。
“不丰亦不约,宜喜复宜怒”,这句话表达了女子的气质既不过于丰满也不过于瘦削,既能展现喜乐也能表达愤怒,展现了她们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接下来“古来巳称绝,汉武寄馀慕”,提到自古以来这些女子就被赞誉为绝世佳人,连汉武帝都对其心生仰慕,强调了她们的非凡魅力。
最后,“当户理瑶琴,能谱相如赋”,描绘了女子在家中的场景,她们弹奏瑶琴,创作或演绎司马相如的诗歌,展现了她们的艺术才能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赵之地佳人的多才多艺和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
种出空山。更铅华洗尽,别破花关。
灵根近移深院,称此悠闲。
况又芳馨竟体,供瓷斗、格外清妍。
孤高问谁似,野菊疏梅,伯仲之间。
护兰情脉脉,问灵韵去后,几度凄然。
从今得意,合教相对忘言。
未许蓬蒿甘老,伴佳人、暗与流连。
盈盈小窗畔,瘦影如侬,越地相怜。
一树丹枫掩映,盈条橘蠹,碧茧双连。
拾去暗藏,金合羽化翩跹。
粉糁糁、徐开金翅,风拂拂、渐褪香绵。晚霜天。
齐纨已弃,无计留仙。飘然。
风流谁拟,吴娃十五,学舞楼前。
疏柳闲花,春光应结再生缘。
恋痴情、青陵冢上,添诗思、黄菊篱边。
最堪怜,悲秋人瘦,梦破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