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
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
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
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
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
贮之胸臆间,惭见许师属。
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
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
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
方知古人道,荫我已为足。
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绿。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
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
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
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
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
贮之胸臆间,惭见许师属。
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
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
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
方知古人道,荫我已为足。
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绿。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历史感和个人悲凉情感的古典诗歌。诗人通过对战乱年代军阀混争、民生疾苦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种种不幸遭遇的无尽哀思。
首先,"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当时政治黑暗和官员贪腐的深刻批判。随后的几句,通过对战争频仍、民众流离失所的描写,揭示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在中间部分,"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等句,则展示了一种冷酷无情的军阀世界,其中弱者的退缩和强者的跋扈形成鲜明对比。"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一句,更是深刻揭示了战乱中的剥削和不平等。
诗人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对于英雄将领许昌师的赞誉,以及其家族的荣耀,流露出一种对力量与勇武的敬畏之情。然而这种敬畏很快被现实的无奈所取代,"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等句,则是对于战争残酷和生命轻贱的深刻反思。
尾段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的追忆与自我审视,以及对于当下处境的无奈。"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一句,传递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深切悲伤。"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则显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力感。
最后,诗人的自问和反思,以及对于古人智慧的赞同,都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生命的哲理。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悲剧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怀与深邃思想。
已雪又复雨,天寒行路难。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头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边泥尚可,未若堰头泥。
官船买船逾十丈,终日牵攀仅能上。
小船不阔五尺者,大船塞之不容下。
堰夫惯见甘途污,轴胶缆断相号呼。
得钱赡家计未愚,不惜身如牛与猪。
人生劣可足衣食,何必来此堰头立。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
佯作小儿啼,斓斑綵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
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先君四难弟,今皆为古人。
五房伯仲十,独予登七旬。
道路谩奔走,灯火徒苦辛。
此诗比蓼莪,一吟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