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立》
《中立》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渡辽车马日纷纷,袖手看人古未闻。

国是近来徒尔尔,妖言吾亦欲云云。

事前表饵非无计,局外雌雄尚未分。

闻道临边诸将语,太平援例论功勋。

(0)
鉴赏

这首诗《中立》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首联“渡辽车马日纷纷,袖手看人古未闻”,描绘了辽阔边疆地带战事频繁、车马不息的景象,而诗人却选择袖手旁观,这在古代似乎颇为罕见,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冷静观察与超然态度。

颔联“国是近来徒尔尔,妖言吾亦欲云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现状的失望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虚假言论的反感。这里“国是”指国家政策或治理方向,“妖言”则可能暗指那些不实或有害的言论,诗人对此表示出想要发声的意愿,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颈联“事前表饵非无计,局外雌雄尚未分”,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思考。他认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有应对之策,但在局外观察,各方势力的胜负还未见分晓,体现了诗人对局势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决策者应有远见的期待。

尾联“闻道临边诸将语,太平援例论功勋”,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反映了诗人对边防将领们如何评价功过、论定功勋的关切。这里的“太平”可能象征着和平时期的标准,而“援例”则是遵循惯例的意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和平时期功勋评定标准的关注,以及对如何在和平与战争之间保持公正评价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国家治理、个人责任与和平价值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云窝清隐歌赠杨西濠归建安

白鹤东飞拂空翠,铁狮南峙开雄据。

中护高人清隐堂,云盘雾结不知处。

玉泉时听纷琳琅,寒光遥射西濠梁。

路若可即溪若藏,落花流出人间香。

世人争想见颜色,隆准长眸更丰颊。

青草池塘尽日閒,白鸥来往长为客。

梧月松风自结邻,花开花落庭中春。

床头鱼书横万轴,山中蚁醁迟双轮。

晓霞初照彩云薄,五色文光相错落。

淳风直梦羲黄前,大雅争传晋魏作。

忽惊清世翔凤鸾,束书仗剑游帝关。

客星耿耿临北斗,始知天象应人间。

好贤天子下明诏,金门长揖谢危冠。

蕙帐遥怜北山寂,兰桡便向月中还。

巢由渺何许,渊明赋归去。

过访桐江翁,归对梅山尉。

碧荷衣照紫芝城,切云冠醉黄花亭。

归来满榻秋云白,猿鹤一声山色青。

(0)

题慕椿卷

日落瑶池芳树辉,舞衣空拂玉尘飞。

几回树下婆娑梦,月满团阴夜鹤归。

(0)

裕溪

日抱湥云午不骄,芦花飞雪暗溪桥。

数家烟火自村落,随处山林傲市朝。

习静空亭驯野鸟,忘机分席对山樵。

却因话到桑麻乐,惭愧浮名鬓欲萧。

(0)

感遇·其七

秋山白皓皓,东水走不停。

群动净变化,竟以归空冥。

世人苦自蔽,动息累有形。

披襟拥孤榻,山月来中庭。

无言但闭户,幽草相对青。

(0)

送张民部之河东转运

画省年多白发侵,四愁知尔有哀吟。

此行望气同仙吏,不为移官废赏心。

漉雪渐经河水落,扳云将及华山阴。

故园白鹤休相怨,神武宁容遽陆沈。

(0)

将之云中同曹大参康山人纪书记集杨仪部宅

车骑重经宛洛春,赏心惟遇好奇人。

梅花东阁才争丽,云气高台望迥新。

白发相看成去住,金门一卧转沈沦。

当尊又是千杨柳,裘马谁怜驿路尘。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