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秀游海上诸山》
《送僧秀游海上诸山》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丈室凝尘锁寂寥,飘然更打衲僧包。

春风正满碧溪水,落日偏宜红杏梢。

身外谁非追日杖,法中我是续弦胶。

云山烟海虽深广,未抵安栖一把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xiùyóuhǎishàngzhūshān
sòng / wángzhì

zhàngshìníngchénsuǒliáopiāorángèngsēngbāo

chūnfēngzhèngmǎnshuǐluòkǒupiānhóngxìngshāo

shēnwàishuífēizhuīzhàngzhōngshìxiánjiāo

yúnshānyānhǎisuīshēn广guǎngwèiānmá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送僧秀游海上诸山》,它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出行与诗人对自然和禅意的感悟。

"丈室凝尘锁寂寥,飘然更打衲僧包。" 这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的场景,丈室内尘埃积聚,一片寂静,而外面则有风吹动僧人的衣袍,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春风正满碧溪水,落日偏宜红杏梢。" 这两句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色,溪水在春风中饱满而清澈,晚霞映照下的杏树枝头点缀着红色的花朵,美丽而温馨。

"身外谁非追日杖,法中我是续弦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赞赏,认为在这位僧人的修行之道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就像追逐日光的木杖一样,而诗人自己则如同续断的琴弦与胶水一般,寻求内心的和谐与修复。

"云山烟海虽深广,未抵安栖一把茅。"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即便是云山海涛再遥远,再辽阔,也不及僧人找到了一处心灵的栖息地,那里即使只有简单的草屋,也能让他安心居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友人出行追求精神家园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斗洞见梅花四首·其三

幸不依炎岭,真宜傍碧溪。

馀香收未足,交影画难齐。

有意含公鼎,销魂倩客题。

当年官阁兴,满目似堪携。

(0)

暮春即事十二绝·其一

二月看看已破,三春嘿嘿微迁。

不知宜叹宜惜,只合自歌自怜。

(0)

释愁五章·其二

秋三已足悲,如何反加一。

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

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

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

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

(0)

忽忆

忽忆家园在眼无,荷舒兰茂复谁俱。

不嫌荏苒归迟客,秋色相留俟远夫。

(0)

重葺山居十绝·其一

晓驱童竖向遥岗,暮约茅茨动夕阳。

但使烟霞堪寄托,不妨猿鸟共行藏。

(0)

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其五

即事才知止,劳生久息机。

风林时飒飒,云谷转依依。

群跃因潮起,孤鸣俟月飞。

春心徒目极,与物未相违。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