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作》
《水调歌头·其二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作》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濯锦桥边月,几度照中秋。

年年此夜清景,伴我与君游。

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

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

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

故国归来何事,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

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

(0)
鉴赏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二》是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伴随月光漫步于濯锦桥边,感慨时光流转,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几度照中秋"表达了岁月如梭,月光多次照亮这个节日,而"万里相随何处"则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遥远感。词中通过"吴波越嶂"和"古徐州"的意象,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含着对故乡的怀念。

"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诗人以霜白的须发自比,表达出对年华老去的感叹,以及对登高远眺故乡的渴望。接下来的"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运用比喻,描绘出中秋月夜的宁静与澄澈,仿佛灵魂也在月光下飘荡。

"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诗人与友人共话离愁,感叹身在异乡的无奈。"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借典故抒发思乡之情,暗示自己如同南枝上的鹊,被离别之苦所惊扰,面对明月感到羞愧。最后,"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诗人表示愿意在月光下陪伴友人,直到深夜,体现出深厚的友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将中秋月夜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浓厚的怀旧与离愁之情。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续梅花百咏·其九十五玉笛梅

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

素影和声何处去,香清韵远两多情。

(0)

续梅花百咏·其七十七廨舍梅

横窗疏影锁轻寒,粉署生香意自宽。

酌酒闲看方退食,枝头月上夜漫漫。

(0)

续梅花百咏·其三十二风梅

花瓣迎风景异常,恍如仙子舞霓裳。

飘飘飞入昭阳殿,巧为宫人助晓妆。

(0)

柳梢青.赋菊,赠华阳朱懋先

寿客精神。西风帘外,几度朝昏。

骨换丹成,回灯就影,带雨移根。霜边多少春痕。

任澹澹、无言似人。不厌相看,蓉城秋锦,玉垒晴云。

(0)

齐天乐

啸台高处登临废,秋烟尚笼堤柳。

带郭人稀,横舟岸阔,残客重来时候。芙蓉渡口。

又斜日窥帘,片云低岫。

百卉都腓,径可如见岁寒友。

湖山吾土信美,买邻金不惜,幽抱轻负。

鬓雪千茎,丝萦半缕,愁入汀芦塘藕。移暄妙手。

羡丘壑能专,宛然堂构。五凤修成,眼中空万有。

(0)

生查子

涎涎燕尾郎,手挟黄金弹。

薄暮五陵回,白玉堂中见。

逢歌须尽欢,对酒休辞满。

沟水两东西,明日闻长叹。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