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一》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倦途回首已无牛,独向田间涉早秋。

倚仗固知同失马,攀援犹恐昧操舟。

渐逢陌上相推醉,尚有空中未下鸥。

可是道边无葬地,肯将身世曲如钩。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田间漫步,感受早秋的宁静与寂寥。首句“倦途回首已无牛”以“无牛”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劳碌,表达出一种疲惫与无奈的情绪。接着,“独向田间涉早秋”则点明了地点和时节,营造出一幅孤独而清冷的画面。

“倚仗固知同失马”一句运用了“失马”这一典故,比喻在困境中失去依靠或伙伴,强调了孤独感和对同伴的怀念。“攀援犹恐昧操舟”则进一步表达了在逆境中前行的艰难,以及对迷失方向的担忧,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不易与挑战。

“渐逢陌上相推醉”描绘了诗人偶遇乡间的醉酒之人,通过这一场景,诗人或许在寻求一丝慰藉或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尚有空中未下鸥”则以空中未落的鸥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尽管现实充满束缚,但心中仍存有一丝向往与期待。

最后,“可是道边无葬地,肯将身世曲如钩”两句,诗人直面生活的残酷与无常,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这里以“无葬地”比喻生命的终结,以“曲如钩”形容人生的曲折与复杂,深刻揭示了生命与命运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情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感悟,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晚归

夕阳西欲没,宛转山气昏。

独逝颇无累,时欣暗经林。

栖鸟未稳集,归马无奔声。

恍忽自得意,兴来谁与言。

(0)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

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

末扳红簌簌,且揭碧鳞鳞。

小雨为我止,鹁鸪长自驯。

(0)

怀关圣功

破除午梦晴鸟呼,起唤奴人转辘轳。

半世奇奇兼怪怪,一春白白与朱朱。

生憎张仪舌尚在,大笑香岩锥也无。

矻矻休论抱关事,快来相对说江湖。

(0)

寓感

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苛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0)

冬夜·其二

一屋白云无锁钥,酒酣要摘梅花嚼。

相逢石鼎老弥明,吟罢松梢月欲落。

(0)

夜闻警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