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庭纳凉作五平诗呈泾川公》
《晚庭纳凉作五平诗呈泾川公》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林风摇高梧,山云飘秋霖。

飞泉摇城西,声垂湘江深。

空庭当凉宵,端居清人心。

齐纨停轻挥,絺衣开疏襟。

遥钟从何来,悠然流馀音。

琴丝烦空弹,壶浆慵孤斟。

檀烟生陶垆,閒忧几销沈。

高歌昌黎诗,千秋期追寻。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晚庭纳凉作五平诗呈泾川公》描绘了一幅秋夜凉爽庭院的画面。首句“林风摇高梧”以微风轻拂高大的梧桐树起笔,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山云飘秋霖”进一步渲染了秋雨连绵的季节特色,使得整个画面湿润而富有诗意。

“飞泉摇城西,声垂湘江深”通过描绘城西泉水潺潺,声音回荡在湘江之畔,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诗人身处空旷庭院,享受着这清凉之夜,心境也随之变得清澈。“齐纨停轻挥,絺衣开疏襟”写诗人穿着轻薄的衣物,感受到凉意,动作也变得舒缓。

“遥钟从何来,悠然流馀音”描绘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传来,增添了禅意与超脱。诗人闲适地弹琴,却无心饮酒,暗示内心的思绪纷繁。“檀烟生陶垆,閒忧几销沈”借陶炉上升的檀香烟雾,表达诗人试图排解心中的忧虑,但似乎并未完全消散。

最后两句“高歌昌黎诗,千秋期追寻”,诗人选择高唱韩愈的诗歌,寄托对古代先贤的仰慕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表达了对永恒价值的追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晚庭纳凉时的闲适与思考。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拜先人山亭采荔

北郊采荔足清游,正是连坡紫翠浮。

采荐星苞倾绿醑,肯从筐篚较牙筹。

千年泽自贻孙计,百亩田应为鹤谋。

诸子欲知先德远,共看山峙与川流。

(0)

赠督学蔡可泉

忆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

君年富英妙,词藻动畿甸。

暌别叹旬载,越海欣一见。

储歛日已深,煦闰溢颜面。

学士资绪馀,诸生启模宪。

古称德润身,君子重豹变。

说泽方自兹,离索复相远。

知崇而礼卑,持此信精鍊。

临岐更踟蹰,瞩望增眷恋。

涧毛虽云微,可以供一饯。

江淅尚玄悟,学者群宗之。

讵知了性命,乃与日月宜。

奇珍匪尝口,绚霞岂能衣。

古来齐鲁论,心事未云岐。

达士抱以脩,浊世相乖痴。

君看百尺楼,下有栋与基。

玄谈竟无益,顿悟亦何为。

隐语互相倡,无乃堕禅机。

君生群哲乡,大途宁更疑。

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远书札,启我衰钝资。

(0)

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其一

杨柳依依水拍堤,楼台相映碧云溪。

南来剩有湖山兴,坐数行人到日西。

(0)

海南风景

琼台十县与三州,屹立南溟抗百流。

水接扶桑先得日,山逢寒露未惊秋。

云横婺母堆双髻,雾散陶公出一头。

只道瀛洲登未得,不知身已在瀛洲。

(0)

千佛塔

平地无梯到九层,世间惟有圣人能。

千佛不知人不见,休将萤焰指为灯。

(0)

文溪·其一

平生依玉树,几疏抗金闺。

岭海千年下,文溪配武溪。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