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亭午日当中,定出无心笑懒融。
片石似云争远近,双松连影失雷同。
南车直指千峰北,西水长流万派东。
从此丹霞无别客,不妨识得主人翁。
林光亭午日当中,定出无心笑懒融。
片石似云争远近,双松连影失雷同。
南车直指千峰北,西水长流万派东。
从此丹霞无别客,不妨识得主人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林间亭午时分的日光,以及周围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通过“定出无心笑懒融”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相融合,赋予了画面以生命。接着,“片石似云争远近,双松连影失雷同”,运用比喻手法,将石与云、松与影的形象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看似对立实则和谐统一的关系。
后半部分“南车直指千峰北,西水长流万派东”,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水流的不息,寓意着人生的道路虽曲折但终有方向。最后,“从此丹霞无别客,不妨识得主人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认同,暗示了在自然之中寻找自我、理解宇宙的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追求。
科名进士重,仕宦宰邑难。
羡尔英妙姿,致身青云端。
牛刀初小试,遽尔涖剧繁。
一朝谢师友,茕然吏民间。
众目胥睊睊,万口哗以欢。
寒者待我衣,饥者待我餐。
晦者赖以明,郁者赖以宣。
一身百责萃,事事来相关。
所贵各当理,事妥民斯安。
况当江闽交,孔道多往还。
一事胡可苟,顷刻宁暂闲。
时时怀隐忧,念念斯民艰。
民乃吾子姓,财乃民肾肝。
民身即我身,心肉何忍剜。
圣朝待士厚,发策亲临轩。
何以报国恩,民者君之天。
爱民即爱君,慎勿忘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