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蓟北门行》
《蓟北门行》全文
唐 / 曹邺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ěiménxíng
táng / cáo

chángdòngshízhēngrénzhōngshù

dànkǒngjīnjìngǎndànjiāngjūn

láiwèixiēbáiàiguān

cùngōnggāo

qīnqiānbēihàoxiāng

zhěsuīyánkānshēngzhě

shǒujiàn齿chǐ

nǎizhīchǐquèshì

注释
冻如石:形容河水结冰坚硬。
征人:出征或戍守边疆的人。
筋力尽:体力耗尽。
将军遇:指上级将领的责罚。
白骨碍官路:形容战争频繁,白骨遍地。
一有功:指建立功勋。
高其墓:使墓葬显赫。
亲戚牵衣泣:亲人因哀痛而拉扯衣角哭泣。
生者悟:活着的人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齿发暮:指年老时的容貌。
七尺躯:古代对人身高的描述,约1.7米左右。
速死具:加速死亡的工具,这里暗指战争的无情。
翻译
长河冻结如同石头,战士在深夜守卫边疆。
只担心体力耗尽,哪里敢害怕将军的责罚。
自古以来死亡从未停息,白骨累累阻塞了官道。
难道没有一个能建功立业的,可以让他的坟墓高高耸立?
亲人们拉着衣角哭泣,悲伤的哭喊声相互回应。
死者虽然沉默无声,却难以承受生者痛彻的领悟。
还不如没有手脚,至少能在晚年看到牙齿和头发。
这才明白,这短短七尺身躯,竟是加速死亡的工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和士兵的艰辛处境。开篇“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设置了一个严寒而又紧张的战场氛围。“但恐筋力尽,敢惧将军遇”表达了士兵们担心自己体力的极限和对与敌军相遇的忧虑。

随后,“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两句,通过历史的镜头展现了战争中生命被无情践踏的情景。白骨阻塞道路,不仅是对过往战乱的回顾,也是对目前士兵可能命运的暗示。“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则表达了士兵们对于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从而得到更好安葬待遇的渴望。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两句,刻画了家人对远征战士的担忧和哀伤。他们只能通过衣服来触摸对方的温度,表达着对逝去生命的不舍和对生者未来的关切。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则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中死亡与生者的关系。即便是沉默的亡魂,也在警醒那些还活着的人们。最后,“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和“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两句,以一种绝望的口吻,直白地揭示了战争对人生命体的摧毁和对未来希望的挫败。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悲惨命运,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尊严和和平价值的深思。

作者介绍
曹邺

曹邺
朝代:唐   字:业之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生辰:约816~875

曹邺(816~?),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猜你喜欢

寒食离白沙

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0)

宿僧舍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0)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其三

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0)

刺左右膊诗

野鸭滩头宿,朝朝被鹘梢。

忽惊飞入水,留命到今朝。

(0)

渡淮河寄平一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

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0)

送裴员外往江南

分务江南远,留欢幕下荣。

枫林萦楚塞,水驿到湓城。

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

风帆几泊处,处处暮潮清。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