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和士兵的艰辛处境。开篇“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设置了一个严寒而又紧张的战场氛围。“但恐筋力尽,敢惧将军遇”表达了士兵们担心自己体力的极限和对与敌军相遇的忧虑。
随后,“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两句,通过历史的镜头展现了战争中生命被无情践踏的情景。白骨阻塞道路,不仅是对过往战乱的回顾,也是对目前士兵可能命运的暗示。“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则表达了士兵们对于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从而得到更好安葬待遇的渴望。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两句,刻画了家人对远征战士的担忧和哀伤。他们只能通过衣服来触摸对方的温度,表达着对逝去生命的不舍和对生者未来的关切。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则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中死亡与生者的关系。即便是沉默的亡魂,也在警醒那些还活着的人们。最后,“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和“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两句,以一种绝望的口吻,直白地揭示了战争对人生命体的摧毁和对未来希望的挫败。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悲惨命运,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尊严和和平价值的深思。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
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