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这四句诗是赵嘏在唐代创作的,属于送别类题材。诗人通过对比手书时与现实中的巨大差异,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出使黠戛斯(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的担忧和不舍。
"虽言穷北海云中",这里的“穷北海”是指极北之地,这个地方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遥远或边陲。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向往,因为诗人自己不能亲自去到那个地方。
"属国当时事不同",这里的“属国”是指依附于中央王朝的国家或地区,而“当时事不同”则暗示着边疆的艰苦与内地的安稳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友人所处环境的险恶和复杂。
"九姓如今尽臣妾",这里的“九姓”是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称呼,这些民族在唐朝时期已经归顺中央王朝。诗中的“尽臣妾”则意味着这些曾经独立的民族现在都成了大唐的臣子和仆人。
"归期那肯待秋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回归的渴望。秋风往往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希望朋友不要等到秋天才回来,而是能在秋风之前平安返回。
总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使边疆的不舍与担忧,以及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殷切期望。
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
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
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彫。
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
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飙。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
青山接云云接天,碧林溪树两相鲜。
地连诸徼分秋色,天近平湖识渚烟。
望尽好峰仍注目,赏馀幽树更垂鞭。
是身已作无赀省,乘兴将随下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