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其三》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其三》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虽言穷北海云中,属国当时事不同。

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

(0)
注释
虽:即使。
言:谈论。
穷:尽头,偏远。
北海:古代对北方大海的泛称,可能指贝加尔湖或北冰洋。
云中:指边远的地区,如云雾缭绕的高山。
属国:附属国或边境地区的国家。
当时:过去的时代。
事:事务,事情。
不同:变化,不一样。
九姓:古代北方的一些民族。
尽:全部。
臣妾:奴隶或地位低下的女子,这里指被征服的人。
归期:回归的日期或期限。
那肯:怎么肯,哪里愿意。
待:等待。
秋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更替和归期的到来。
翻译
虽然曾经谈论过探索遥远的北海和云中的故事
但当时的边疆事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鉴赏

这四句诗是赵嘏在唐代创作的,属于送别类题材。诗人通过对比手书时与现实中的巨大差异,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出使黠戛斯(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的担忧和不舍。

"虽言穷北海云中",这里的“穷北海”是指极北之地,这个地方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遥远或边陲。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向往,因为诗人自己不能亲自去到那个地方。

"属国当时事不同",这里的“属国”是指依附于中央王朝的国家或地区,而“当时事不同”则暗示着边疆的艰苦与内地的安稳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友人所处环境的险恶和复杂。

"九姓如今尽臣妾",这里的“九姓”是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称呼,这些民族在唐朝时期已经归顺中央王朝。诗中的“尽臣妾”则意味着这些曾经独立的民族现在都成了大唐的臣子和仆人。

"归期那肯待秋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回归的渴望。秋风往往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希望朋友不要等到秋天才回来,而是能在秋风之前平安返回。

总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使边疆的不舍与担忧,以及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次韵酬王之孟见赠

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

(0)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其四

汲古无初不读书,屠苏新制帖僧庐。

痴禅昼夜蒲团上,贪睡犹胜学宰予。

(0)

铁袈裟

爱山特地上山来,俗虑醒如醉眼开。

举首但惊云汉近,直疑平步出尘埃。

(0)

玩所植松竹有作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

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

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彫。

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

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飙。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

(0)

潭州道中

青山接云云接天,碧林溪树两相鲜。

地连诸徼分秋色,天近平湖识渚烟。

望尽好峰仍注目,赏馀幽树更垂鞭。

是身已作无赀省,乘兴将随下濑船。

(0)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其一

中原无事不粟马,散牧春皋荐草中。

何必西来三万里,龙媒二骏是追风。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