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
不用游从誇燕子,直将气燄压波神。
山川尚绕当时国,城郭犹飘广陌尘。
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
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
不用游从誇燕子,直将气燄压波神。
山川尚绕当时国,城郭犹飘广陌尘。
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两句,通过对黄楼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雄伟、坚固的建筑美感,同时也传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意境。"不用游从誇燕子,直将气燄压波神"表明诗人并不追求浮华的外在装饰,而是直接展示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甚至能够压倒波涛。
“山川尚绕当时国,城郭犹飘广陌尘”两句,则是对历史长河中旧国旧城的描摹,通过自然景物和人造建筑的残留,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诗人的情感随着山川、城郭的轮廓起伏,传递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缅怀。
最后,“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则是诗人对统治者的一种提醒和期望。在这里,“风月”不仅指自然之美,也包含了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诗人希望执政者能够深思熟虑,为百姓谋福祉。
整首诗通过黄楼这一实景,寄寓了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于历史记忆和精神传承的深刻思考。
老夫一月不见山,山癖无医殊未瘳。
野桃作花已烂熳,故人约我山中游。
日车出海风雨收,千岩万壑清如秋。
帝子何年上天去,黄鸟历历鸣相求。
来青堂上坐终日,饮酒况得公茔流。
金刀割鲜气颇壮,向日下地仍相留。
酒酣长歌动左右,诗成落笔蟠银钩。
平生快意在一适,放浪岂知公与侯。
玉台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几筹。
青春无价须秉烛,明朝花落令人愁。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陆景远氏来青堂与者丁一鹤董祖南景远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觞一咏不啻兰亭之会也酒半移尊公主墓侧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卧石上不能起命两童掖之登舟余与众客至东山兴尽而返目赋一首以纪其事云》【明·贝琼】老夫一月不见山,山癖无医殊未瘳。野桃作花已烂熳,故人约我山中游。日车出海风雨收,千岩万壑清如秋。帝子何年上天去,黄鸟历历鸣相求。来青堂上坐终日,饮酒况得公茔流。金刀割鲜气颇壮,向日下地仍相留。酒酣长歌动左右,诗成落笔蟠银钩。平生快意在一适,放浪岂知公与侯。玉台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几筹。青春无价须秉烛,明朝花落令人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azlWAhBb.html
昔行湘江曲,万竹青琅玕。
低枝荫水石,高叶拂云端。
幸适心赏趣,宁辞行路难。
漓波渺万里,桂岭郁千盘。
风溪渡飒爽,云峤陟巑岏。
会意辄縻驾,放歌或濡翰。
形胜岂不美,但愧言词单。
朅来故山住,两见白露漙。
眷言怀魏阙,复此弹尘冠。
休文自多病,刘琨故少欢。
京国多贵游,闭门卧袁安。
赠君湘川竹,贻我握中兰。
兰流香气馥,竹凛清风寒。
贞素各自保,精衷讵能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