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
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
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
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早晨的景象,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中所体验到的静谧与孤独。"城外宵钟敛"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夜晚的钟声已经停止,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闺中曙火残"则透露出室内还残留着微弱的灯火,显示出晨曦初照时分的寒冷与宁静。
接下来的"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两句,更是以清晰的笔触勾勒出冰雪覆盖的景色。诗人通过对光线、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严冬的早晨,感受到的是一种静谧而又冷峻的美。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表明诗人在处理公务或文书时的认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责任心,也映照出其内心世界的严肃与专注。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描绘和批判。"苛"指的是繁重的赋税或法律,而"囹圄"则是监狱,这两者的"息"与"宽"暗示着诗人对于百姓苦难的同情,以及希望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司法制度的愿望。
随后的"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一地区或事件的关注。这里的"功"和"疾"都带有一种不安与不满足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对于事态发展的担忧。
最后,"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镜中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大,而"发变"表明了变化无常;"顿使世情阑"则是在说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世事的无常与悲凉,进而引起深刻的情感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社会、自然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官酒味甚薄,客怀愁正浓。
节物苦催人,水叶鸣西风。
觅句了无得,寂寞谁与同。
凭高望京口,佳气何葱葱。
中有贤府主,莹然冰雪容。
家学传正派,政声摩秋空。
閒哦燕寝诗,香篆萦房栊。
别来未兼旬,频夜梦见公。
白沙距西津,片帆可即通。
会当涤场圃,还奉杖履从。
只恐趋召还,接武夔与龙。
君不闻蓟孝廉,日饭二十家。
一朝拂袖去京国,追之不可空咨嗟。
又不闻宾头卢,应供四天下。
神通妙用固非难,中有巍然不动者。
今年有客来荆州,半世生涯一敝裘。
仙风道骨愧二士,诸公亦许相追游。
迩来传食初无问,醉饱无劳主人劝。
绝胜诗人杜拾遗,所历诸家才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