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五首·其三》
《感春五首·其三》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0)
注释
春田:春季的农田。
王师:朝廷的军队。
纳节:投降献节。
起居谏议:负责进谏的官员。
遗策:遗漏的策略或决策。
垂意:关注或体恤。
瓶与罍:古代容器,这里代指百姓的粮食。
翻译
春天的农田已经催促着耕种,朝廷军队何时才能北伐凯旋?
农民卸下车辆装载青草以助农忙,战马因饥饿而痛苦,又有谁会去关心呢?
蔡州的老将已为国家献出生命,起居谏议官员们相继到来。
朝廷似乎还未察觉有何遗漏的策略,他们难道不会对百姓的疾苦有所体恤吗?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农事与战争对比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能妥善处理农业与战事的忧虑。开篇两句“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直接点出了农业生产的紧迫性和长期的战乱带来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则通过对比农民的牛车与军队的战马,强调了战争消耗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士兵和战马处境的关切。

第三、四句“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可能是在提及某位老将逝去,后继有人不断地向朝廷提出意见或策略,但这些声音是否被重视则是诗人所疑惑的。

最后两句“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策略的怀疑,以及对朝廷能否真正关注民生和战争后果的期待。这里的“瓶与罍”象征着储备与供应,暗示着国家管理者的责任。

整首诗通过对春耕、北讨、农事、战马等元素的巧妙安排,展现了诗人对于国是的深切关怀和批判性思考。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问人求辛夷

辛夷才著两三花,花下开尊定几家。

折赠一枝君莫惜,东风宁肯护繁华。

(0)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其三

秋风谁敢擅幽芳,江上芙蓉亦怕霜。

惟有东篱陶令菊,独将金色斗橙黄。

(0)

苦吟·其二

朝苦吟诗暮苦吟,苦吟却恐被诗淫。

吟成字字皆粗拙,惭愧成周雅颂音。

(0)

春寒·其二

一年春信到人间,捲地东风苦作寒。

燕子不来帘半捲,满庭香雪杏花残。

(0)

宫词·其八

不见黄姑度绛河,九霄风露夜如何。

鹊桥影淡秋无迹,肠断天孙弄玉梭。

(0)

旧朝服菊

不向金门谒冕旒,东篱冷淡伴清秋。

应疑当日陶弘景,挂去而今尚未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