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回合欲参天,千丈惊看匹练悬。
素女浣纱摇皓月,鲛人曳缟漾轻烟。
匡庐色借香花散,雁宕声随鼓吹传。
何必瑶京餐沆瀣,枕流终日听潺湲。
万峰回合欲参天,千丈惊看匹练悬。
素女浣纱摇皓月,鲛人曳缟漾轻烟。
匡庐色借香花散,雁宕声随鼓吹传。
何必瑶京餐沆瀣,枕流终日听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壮丽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奇与静谧之美。首句“万峰回合欲参天”,以群山环绕、直入云霄的气势开篇,营造出一种磅礴的自然景观。接着,“千丈惊看匹练悬”一句,将瀑布比作悬挂于千丈悬崖上的白练,既突出了瀑布的高度,又形象地描绘了其流动的形态,令人震撼。
“素女浣纱摇皓月”和“鲛人曳缟漾轻烟”两联,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赋予瀑布以神秘色彩。素女和鲛人分别象征着纯洁与美丽,她们在月光下浣纱或曳缟,轻烟缭绕,增添了瀑布的梦幻氛围。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匡庐色借香花散,雁宕声随鼓吹传”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瀑布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通过“香花散”和“鼓吹传”的描绘,展现了瀑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有听觉和嗅觉上的享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之中。
最后,“何必瑶京餐沆瀣,枕流终日听潺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认为不必追求仙境中的仙丹,只需亲近自然,聆听流水的声音,就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郡在江湖烟树间,谢公遗踵好跻攀。
诗中胜景堪吟啸,池上清风足往还。
疑思但怜云映水,回头不觉日衔山。
登临屡起归欤兴,看是槐花满故关。
水齧东山根,土色渥如丹。
危峰忽摧脱,半崖衔石丸。
阴阳昔融结,神化不可原。
初疑偓佺养灵药,魑魅触之无故落。
又疑蛟龙伏巨卵,雷电击之从此毈。
或者女娲补天馀,却下青冥遗耳珠。
不然盘古戏为乐,聊取天弧弹朱雀。
物理万状终难知,巧心推求徒自疲。
不如引客坐石上,好奇且醉手中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