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陂上晚溟濛,越客扁舟望不穷。
渭水云沉波色里,长杨秋在雨声中。
乍飞鹤子翻池白,欲尽荷花坠露红。
多少燕姬愁翠黛,共将离思寄江枫。
城西陂上晚溟濛,越客扁舟望不穷。
渭水云沉波色里,长杨秋在雨声中。
乍飞鹤子翻池白,欲尽荷花坠露红。
多少燕姬愁翠黛,共将离思寄江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南溪,在雨中偶遇一位思念江南的旅人的情景。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
首联“城西陂上晚溟濛,越客扁舟望不穷”,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烟雨蒙蒙的城西陂边,一位越地来的客人独自驾着小舟,凝望远方的景象。这里通过“晚”、“溟濛”、“扁舟”、“望不穷”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颔联“渭水云沉波色里,长杨秋在雨声中”,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从城西陂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渭水的波光与云影交织在一起,长杨在雨声中摇曳生姿,展现出秋季特有的宁静与凄美。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颈联“乍飞鹤子翻池白,欲尽荷花坠露红”,描绘了雨后池塘中鹤子飞翔、荷花凋零的景象。鹤子的白色身影在水中翻飞,荷花则在雨后的露珠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丽,也隐含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尾联“多少燕姬愁翠黛,共将离思寄江枫”,将视角转向了与诗人同行的女子们。她们因离别而愁眉不展,将深深的离愁寄托在江边的枫树上。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
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
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
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
岸杼含苍救,河蒲秀紫台。
月馀偏地赏,心尽故人杯。
自我违京洛,嗟君此溯洄。
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
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