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汪缄庵太守》
《寿汪缄庵太守》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仙城已觉暗生春,借理今看属老臣。

千顷吴云含好雨,一编青史起黎民。

熙朝簪笏天香旧,五岭松筠地脉新。

静爱搴帷宣异政,丹砂长与葛洪伦。

(0)
鉴赏

此诗以“仙城”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喻新任太守将为地方带来生机与变革。接着,“借理今看属老臣”,巧妙地将新任太守与老臣相提并论,暗示其治政能力之高,能够承继前人智慧,引领地方发展。

“千顷吴云含好雨,一编青史起黎民。”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象征政治清明与民生改善,好雨比喻新任太守带来的福祉,青史则象征历史的记载与百姓生活的改善,生动描绘出新任太守施政带来的积极影响。

“熙朝簪笏天香旧,五岭松筠地脉新。”通过对比“旧”与“新”,既赞美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又强调了新任太守在地方治理上的创新,五岭松筠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新的生命力,展现了地方在新任太守领导下焕发新生的景象。

最后,“静爱搴帷宣异政,丹砂长与葛洪伦。”表达了对新任太守静心施政、推行独特政策的赞赏,同时将其与古代名医葛洪相提并论,寓意其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在道德修养和为民服务方面达到了高尚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任太守形象的塑造和地方治理成效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员德才兼备、勤政爱民的赞美,以及对地方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陶宣义二首·其二

季方当日缔华姻,曾款门阑列众宾。

一别清台频换岁,重逢上苑正回春。

白头自叹形容改,青眼相看笑语真。

回首不堪成永诀,西风吹泪堕衣巾。

(0)

挽范氏孺人二首·其二

侍见嗟亲健,论姻动母怀。

殷勤留北棹,饤饾出东斋。

回首流年速,升堂往事乖。

遣车门外去,老泪堕宾阶。

(0)

挽汤贡士三首·其一

雁塔平生志,鸡窗万卷书。

年虽踰六秩,勤不废三馀。

仅喜名天府,空传赋子虚。

盈亏天有定,我欲问何如。

(0)

挽江宁丁尉二首·其二

进秩膺丹诏,论功更紫枢。

九霄飞鹗奏,万里入鹏图。

竟负丁年志,端符巳岁呼。

向来延客处,落日澹平芜。

(0)

即事有怀二首·其二

济世无长策,观诗叹小明。

悠悠忘夜永,淅淅听秋声。

困踬盐车骥,飞腾腐草萤。

乖逢偶然尔,造物两何情。

(0)

代邑士上赵百里

美矣吾邦此大夫,仁中有勇信今无。

治侔东里兴乡校,政压西门送女巫。

谋广生员来共学,力排淫祀警群愚。

一陶风俗成醇厚,千古声名泰华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