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一》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觅句年来无一长,日携白集嗅馀香。

一篇自可读几过,诸格今仍得未尝。

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

平生却怪韩员外,只识张家奉礼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阅读白居易诗集的感悟与思考。

首联“觅句年来无一长,日携白集嗅馀香”,诗人自谦自己多年来在寻找诗句上并无长进,每日携带白居易的诗集,沉浸在那余留的书香之中。这里以“嗅”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白诗的深深喜爱与沉浸其中的情态。

颔联“一篇自可读几过,诸格今仍得未尝”,说明诗人对白居易的每一首诗都能反复阅读,品味其各种诗体风格,至今仍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这体现了诗人对白诗的深入研究与欣赏。

颈联“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引用了历史上关于诗歌评价的典故,暗指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受到高度评价,如同秦观能够压倒李白一样。同时,也提到后来有人模仿白居易的风格,但并未达到同样的高度,暗示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尾联“平生却怪韩员外,只识张家奉礼郎”,诗人对韩愈的评价有些讽刺意味,认为韩愈只认识了张籍的奉礼郎身份,而没有真正理解或欣赏张籍的诗歌才华,以此反衬出对白居易诗歌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白居易诗歌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其他诗人评价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渔家傲.记梦

香绕窗纱迷晓雾。钧天乐罢霓裳舞。

一霎遨游皆胜所。冰人语。回头刘阮逢仙处。

正是长安三月暮。满池青草催诗句。

帘外飘零香袂举。留不住。梦魂今夜谁边去。

(0)

月下感怀即贺讷甫弟初第

潇洒襟期迥出尘,主璋特达岂无因。

骅骝已见鞭先著,风雨应惊笔有神。

数载青灯同砚席,一朝朱鬣跃云津。

何堪桂领婵娟月,兼照寒窗失意人。

(0)

清明

渡海五千里,离家三四年。

春归同是客,老健竟如仙。

鹤阜炫杯珓,鸳江竞管弦。

南郊风景好,纪丽有谁编。

(0)

雷女

雷女工絺绤,家家买葛丝。

赠夫多越布,生子是珠儿。

玳瑁装眉掠,槟榔代口脂。

蛮中妖艳质,半在海洋湄。

(0)

咏怀·其二十一

鸿鹄何苍茫,背负青天飞。

白波捲沧海,声如鬼神驰。

予时弹雅琴,成连嗟不归。

回风翻木叶,斜日悬江矶。

凄凄水仙吟,中曲断朱丝。

四望悄无人,天吴方躨跜。

神物有变化,至人能推移。

拔山岂无力,枭雄吾不为。

慷慨发冲冠,伤哉失路悲。

(0)

雨中游武彝山四首·其四

丹山碧水且淹留,九曲无如此曲幽。

树傍云窝争碍日,竹依风穴巧当楼。

洞中甲子才闻晋,路口渔郎不姓刘。

转忆仙源杳何许,桃花空落水空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