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二望湖》
《踏莎行·其二望湖》全文
明 / 徐石麒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远树堆山,流云捧水。渔舟疑去天无几。

波涵初月净无光,晚霞散作千端绮。

芦荻洲前,茭蒲顷里。棹歌声逐西风起。

野禽飞去不知名,烟波岂独元真子。

(0)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踏莎行·其二·望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晚景。"远树堆山,流云捧水",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远处的树木比作堆积的山峦,流动的云彩仿佛捧着水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水的轮廓和动态之美。

"渔舟疑去天无几",写出了渔舟在湖面上轻轻摇曳,似乎快要融入天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波涵初月净无光,晚霞散作千端绮",描绘了月亮刚刚升起,湖面如镜,晚霞余晖洒落,形成斑斓的色彩,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芦荻洲前,茭蒲顷里",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芦苇丛生的洲渚和密布的茭蒲,增添了湖景的自然野趣。"棹歌声逐西风起",随着西风,渔歌悠扬,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

最后两句"野禽飞去不知名,烟波岂独元真子",写野鸟归巢,无人识其名,而诗人独自欣赏这湖光山色,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暗寓自己与元真子(道教中的仙人)一样,追求的是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光山色,通过渔舟、晚霞、月色、歌声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石麒
朝代:明

明末清初江南江都人,字又陵,号坦庵。隐居不应试。王士禛官扬州,招致名士,独不往见。工诗词,精戏曲,善画花卉。曾撰《买花钱》
猜你喜欢

至日有怀絅庵先生

东去颓波孰与还,周旋长忆頖林间。

松姿不逐群芳改,鹤貌偏于众羽閒。

真践几人同锦袭,乐游到处有青山。

新阳肇锡元正祉,争看莱衣五綵斑。

(0)

和伯明大理舟中见寄时考满南还

岐路长亭复短亭,斜阳望尽草犹青。

忽惊锦字云中下,如见兰舟柳外停。

西省綵衣人似玉,北堂眉寿鬓初星。

邻盟定许重来续,梦里时时接凤翎。

(0)

月溪行送杨士宜叶

黄龙浦南明月溪,溪水带月流清辉。

明珠百斛自天泻,白虹一道无声驰。

涵清毓秀无与泄,君家草堂偏得之。

百年流泽潜灌注,森然玉树生阶墀。

伯也早蹑青云梯,接武仲季连孙枝。

孙枝晚出秀而整,夐立青琐增门楣。

河阳白云忽在念,回首却望溪堂归。

是时青春三月暮,溪柳绿暗飞黄鹂。

入门喜色可想见,萱枝玉佩扶重闱。

留司禹钧面丹渥,西川孟博垂金绯。

池边芳草林下竹,三年不见情依依。

人间至乐亦有几,如君况是青阳时。

都门送君酌君酒,感我双鬓秋蓬飞。

君不见谷阳城南瑁湖上,垂杨一径通幽栖。

五年梦想不可到,极目松梓空烟霏。

诸孙长大儿子老,相将不辨某与谁。

盛年一去难再得,好事入手无濡迟。

酒阑君去我独立,遥见江路飞红旗。

(0)

华鲸母邹氏挽诗

梁孟高材偶,朱陈奕代亲。

家人柔得正,樛木厚无伦。

频藻严时荐,筐箱遍族姻。

移天情独至,拔俗见尤真。

几日犹华屋,中宵忽聚尘。

机丝空寂寂,环佩俨申申。

彤管嗟终古,玄堂不再晨。

桂山寒日晚,风叶助沾巾。

(0)

赋荆树同春送顾文明

共爱君家好弟兄,两株荆树一庭荣。

秾华正似提孩日,扶倚还同急难情。

绕砌芝兰添秀色,并巢乌鹊助欢声。

新诗不为将归赋,传与乡邻作美评。

(0)

腊月十二日宝善堂上梁书示儿辈

此堂成后屋俱新,忆旧看新一怆神。

总谓承恩缘小子,岂知馀庆自先人。

爱隆手足延殊姓,让洽家庭及四邻。

此是小年亲目见,万金留汝付儿孙。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