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四月病,如今一岁来。
越吟三百日,凉剂二千杯。
极痛过于割,通身总是灾。
花时久断酒,红药为谁开。
去岁四月病,如今一岁来。
越吟三百日,凉剂二千杯。
极痛过于割,通身总是灾。
花时久断酒,红药为谁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表达了诗人去年四月时患病,如今又值同期而病痛未愈的苦况。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交织,深刻地描绘出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及对疾病的无奈。
"越吟三百日,凉剂二千杯"一句,通过数字的堆叠,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药物的频繁服用,反映出诗人长期患病的艰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的生命如同计数一般,每一天都在与疾病斗争。
"极痛过于割,通身总是灾"则直接描绘了病痛的剧烈,如刀割般地折磨着诗人,使得全身变得像灾难一样,这种描述增强了读者对诗人所承受苦楚的感同。
而在最后两句中,"花时久断酒,红药为谁开"则流露出一种悲哀的情绪。春天的花朵常象征着美好与欢愉,但诗人却因为病痛长时间地戒掉了酒,这不仅是对生活乐趣的放弃,也是对健康失去信心的一种表达。而"红药为谁开"则更加深化了主题,红色常被联想到激情和生命力,但在这里,红色的药物似乎也只能无奈地用于缓解病痛,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痛长期折磨的描写,以及生活乐趣丧失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悲哀心境和对健康渴望的心声。
二初何如人,夫岂古隐士。
道成溯泬寥,羊卧不再起。
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
金灶清尘生,馀丹不轻委。
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
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
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
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
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
何时架草堂,深入此山里。
翛然逃世虑,鍊魄继遐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