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何如人,夫岂古隐士。
道成溯泬寥,羊卧不再起。
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
金灶清尘生,馀丹不轻委。
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
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
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
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
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
何时架草堂,深入此山里。
翛然逃世虑,鍊魄继遐轨。
二初何如人,夫岂古隐士。
道成溯泬寥,羊卧不再起。
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
金灶清尘生,馀丹不轻委。
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
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
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
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
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
何时架草堂,深入此山里。
翛然逃世虑,鍊魄继遐轨。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和前人小桃源韵》。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清新,通过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首先借古代隐士之名,抒发自己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逃离尘世的愿望。"道成溯泬寥"一句,通过形容道路的荒凉,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远态度。接着,"羊卧不再起"则隐喻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静谧生活的追求。
在下一节中,"鸾鹤舞松声,萧骚快心耳"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其中"鸾鹤"乃神鸟之名,"舞松声"则是超凡脱俗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金灶清尘生"和"馀丹不轻委"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意境。
紧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游历桃源的情景。"我来桃源游,直穷路所止"表达了诗人的探寻和向往,而"飞萝摇春烟,素雪喷清泚"则是对桃源美景的描绘,其中"飞萝"可能指的是花开满径之景象,整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美好绝伦的意境。
最后一节中,"了无一根桃,此名安可纪"表达了诗人对于桃源这一理想之地的怀念和对其命名的好奇。"岂是牧羊儿,即刘阮二子"则是在询问这个地方是否与古代隐士有关,而"不然命名者,亦别有深旨"表达了诗人认为这里必有更深的寓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