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忆追趋佩玉珂,长安清月几相过。
皇华一自归周道,野服经时制薜萝。
书到江乡鸿雁少,梦回仙洞白云多。
相思命驾宁相忘,棹隔剡溪奈兴何。
尚忆追趋佩玉珂,长安清月几相过。
皇华一自归周道,野服经时制薜萝。
书到江乡鸿雁少,梦回仙洞白云多。
相思命驾宁相忘,棹隔剡溪奈兴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用韵答韩绪仲先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首联“尚忆追趋佩玉珂,长安清月几相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佩戴玉饰的优雅与长安清冷月光下的相聚。这里运用了“佩玉珂”这一古代贵族服饰的细节,以及“长安清月”这一富有诗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怀旧的氛围。
颔联“皇华一自归周道,野服经时制薜萝。”转而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以“皇华”自喻,暗示自己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如今已归于平凡,如同“野服”,不再穿着华丽的“薜萝”。这句诗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颈联“书到江乡鸿雁少,梦回仙洞白云多。”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友人所在之地江乡,鸿雁稀少,象征着友人远离尘嚣,而梦境中的仙洞则充满了白云,寓意着对友人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尾联“相思命驾宁相忘,棹隔剡溪奈兴何。”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忘怀。即使相隔遥远,如剡溪般难以逾越,也无法消除内心的思念。这里的“命驾”指驾车前往,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去见友人的强烈愿望,但现实的阻隔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星闪浓青,风晕浅黄,山影层层压重。
正一片池塘,暝愁摇动。
木杪镫痕绿处,怕此夜、高楼难成梦。
阑坐久,替谁唤起,嫩凉相送。篱空。答幽讽。
记月黑江南,悄无人共。又听到、蛮村水田新种。
暗里催春去也,算未抵、花前鹃声痛。
能几日,过了清明,梅雨涨天无缝。
江湖风味惯,联旧社,蟹初肥。
把泛剡清愁,唫湘断韵,写到烟堤。鞭丝。
竹王祠下,算青山未似酒人稀。
关月夜吹笛去,海云秋送帆归。年时。茅店感闻鸡。
才换芰荷衣。趁佛火经声,仙尘梦影,小赋幽栖。
马蹄。又敲黄叶,指天涯一半是斜晖。
明日钓船开也,冷枫红尽渔矶。
隋堤宫锦后,南朝无命,春影不生还。
送春元自苦,况送离人,更送送秋船。
空遮雁路,怎未将、别路都拦。
谁写出、杜陵诗意,白鹭上青天。愁边。
暝枫江馆,衰柳湖楼,过凉阴几片。
应错认、斜阳坠也,倦倚红栏。
一痕认取新来破,是伊家、望眼能穿。
归定准,东风吹到花前。
焚线删微,玉杯繁露,素王改制空言。
柱折天倾,尧囚舜死,小臣孤愤沉冤。
遁思浮海,九州外,聊驰壮观。
归来犹健,柴市魂招,衣带痕殷。
尧年老鹤惊寒,沾洒觚棱,清泪如铅。
铜狄摩挲,神州无恙,拊心望帝啼鹃。
故都耆旧,问几辈、灵光尚完。
章门携手,惭负秋期,犹滞江关。
翠酣红倦。正迷香睡蝶,密围窥燕。
幄锦团娇,怕东风愁卷。传签午宴。
六铢重舞,霓裳初遍。
碧唾琼盂,霞承雒步,花移春院。玉环醉妆乍见。
沈香亭北,曾斗蓉面。凤佩羞衔,伴露痕轻剪。
倾城恨远。梦云逐雨花飞散。
国里青芜,年芳换了鬘天壶箭。
雨夹梅酸,风含蒲润,紫陌鞭惹尘香。
山屏半掩,仙心未隔柔乡。鬟雾湿,眼波长。
恨飞花、无奈匆忙。记追游处,藏鸦翠柳,乳鸭池塘。
同消竹粉新凉。问寻巢燕子,王谢门荒。
重编感旧,无人为说鸡缸。词语涩,酒悲狂。
认青衫、红泪迷茫。寄寥天怨,江悬塔影,桥挂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