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
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
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
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
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
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
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
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生活情景。开篇“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因病而寄寓于此,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这里的“病”可能并非真病,而是一种借口或状态,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的心境。
接着,“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两句,则是夜深人静时分的所见所感。月光下水波不兴,清澈可见鱼儿跃动,给人以一种恬淡之情;而“晚径叶多闻犬行”,则通过听觉传达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宁静与空旷。
“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深与安静。没有月光照耀的岛屿,没有官府楼阁的繁华,只有远处寺庙传来的清凉的钟声,这些都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最后,“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放弃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可能曾拥有过一片田园,或是官职,但现在都已物是人非,只剩下自然界的变化如潮水般自行其事,给人以一种无常与宿命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浓郁田园诗特色的佳作。
灵峰下插孤根深,石尖径仄俯百寻。
乱藤慄上竞一水,幽奇相赏无古今。
结草小憩已山半,遥见飞流惟尺练。
谷响沈沈送远音,纡行百折惊河汉。
横梁危跨越苍崖。清樽坐隔寒潭开。
浮珠散气作五色,石光日影相荡挨。
缥缈天梯挂云穴,银痕倒泻漏扃鐍。
雷雨潜移幽谷心,流向人閒逐生灭。
激沙溅石气奔放,江湖应失涛澜壮。
寂寞荒山睥汝豪,为语涓流休荡漾。
细沬风惊扑面寒,铜瓯煎取非贪泉。
世上清流一回首,举杯共吸山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