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òngèrshísānjiùshìzhīshèchēnzhōu
táng /

xiánliángguīshèngjiùjìnzhīmíng
shùgāojiāoyǒuliúláochūwàishēng

zhūhuándàncháijīng
shuāilǎobēirénshìchíyànjiǎbīng

chūnjiāngshàngbiélèixuèwèiyángqíng
zhōupáifēngyǐnglínfǎnshēng

yǒngjiāduōběizhìlòuqiěnánzhēng
jiàngōnghóuzhōngwéndàozéipíng

chēnzhōuliánglěngjǐngshàngqīng
cóngmánguānzhìzàix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亲族友人的描述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与国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带来痛苦的感慨。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开篇即以家族之荣耀作为话题,表明诗人的自豪和对家族成员的敬重。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接着,诗人提到了不同姓氏的人物,展示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网络和亲密的关系网。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这一句转换了语境,从贵族高官到平凡的生活,通过对比贵重与低贱的事物,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和矛盾的深刻体察。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随后的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苦短和战争带来的疲惫之感,这也与杜甫一生的经历相呼应,他亲眼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在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通过对春天和流水的描写,以及对远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这两句继续用自然景象来烘托诗人的情绪,其中“舟鹢”与“林乌”的动静对比,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随后,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战乱和自己的漂泊生涯,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时事的关注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希望,这也反映出杜甫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最后,诗人通过对郴州气候的描写,以及对古迹的提及,表达了他在外地任职的孤独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的家国情怀,还展现了他的诗歌艺术,他能够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用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面貌。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游赏清乐四首·其四

野服帽频欹,登临倚翠微。

清烟衰柳外,孤鹜落霞飞。

草露粘芒屦,松云上布衣。

清吟山路晚,瘦策踏斜晖。

(0)

幽居

门对北山峰,窗迎越水东。

松枯青嶂老,花落翠岩空。

幽谷飘晴雨,虚堂含昼风。

相羊烟柳外,吟啸夕阳中。

(0)

客至

有客过山家,停骖暂脱车。

旋呼徐邈酒,新煮玉川茶。

命子开东阁,呼童扫落花。

殷勤话畴昔,握手入烟霞。

(0)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四月岭猿啼

树头清啸两三声,纸帐梅花睡欲成。

唤醒冷泉亭上梦,岭云飞动月初明。

(0)

冬夜梅边即事

罗浮山下白云深,一枕师雄梦未成。

残雪初消明月上,东风吹彻玉箫声。

(0)

九日寄兴三首·其一

故侣无心送酒,老翁有意留题。

旧日龙山佳会,如今风雨凄凄。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