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那无酒,时危不见春。
闭门防过卒,烧纸赛田神。
已叹耕锄废,终伤杀掠频。
鸡豚久萧索,未敢怨风尘。
社日那无酒,时危不见春。
闭门防过卒,烧纸赛田神。
已叹耕锄废,终伤杀掠频。
鸡豚久萧索,未敢怨风尘。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社日》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首句“社日那无酒”表达了在传统节日里,尽管有祭祀活动,但因时局动荡,人们难以享受到应有的庆祝和畅饮。接着,“时危不见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未带来生机,反而因为战乱而显得黯淡。
“闭门防过卒”写出了人们为了自保,紧闭家门以防不测,连田野的神祇祭祀也变得简单粗陋。“烧纸赛田神”反映出民间对神灵的敬畏与无奈,只能以最简陋的方式表达敬意。诗人感慨“已叹耕锄废”,农业生产因战争而荒废,百姓生活艰辛。
“终伤杀掠频”直指战乱带来的频繁杀戮和劫掠,加重了人们的痛苦。“鸡豚久萧索”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凋敝,连基本的家禽养殖都变得稀疏。“未敢怨风尘”则表达了人们对动荡局势的深深忧虑,即使生活困苦,也不敢轻易抱怨,显示出坚韧与忍耐。
整首诗通过社日这一乡村习俗,揭示了战乱时代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城南有怨妇,含怨倚兰丛。
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皇恩弄幸玉堂中。
绿陌黄花催夜酒,锦衣罗袂逐春风。
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二千人。
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
是时别君不再见,三十三春长信殿。
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
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
天王贵宫不贮老,浩然泪陨今来还。
自怜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归来谁为夫。
请谢西家妇,莫辞先醉解罗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