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吾意放,落日畏途偏。
岂有戴渊念,应无李涉贤!
风尘新白发,灯火旧青毡。
多难淹三载,为贫验一肩。
宦悲游子薄,装动健儿怜。
野寺寻鞍马,空山乱卷篇。
琴书留啸咏,枕被失安眠。
江路今如此,前程意惘然!
出关吾意放,落日畏途偏。
岂有戴渊念,应无李涉贤!
风尘新白发,灯火旧青毡。
多难淹三载,为贫验一肩。
宦悲游子薄,装动健儿怜。
野寺寻鞍马,空山乱卷篇。
琴书留啸咏,枕被失安眠。
江路今如此,前程意惘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在《熊村被掠》中的作品,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背景下个人的复杂情感与生活状态。
首联“出关吾意放,落日畏途偏”开篇即以“出关”、“落日”渲染出一种离别与归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往的留恋。“畏途偏”则暗示了道路的险恶与未知,预示着接下来将面对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岂有戴渊念,应无李涉贤!”运用典故,借戴渊和李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戴渊,晋代名士,李涉则是唐代诗人,两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与命运轨迹,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选择与命运。
颈联“风尘新白发,灯火旧青毡”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岁月沧桑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白发与青毡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过去与现在的怀念。
尾联“多难淹三载,为贫验一肩”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这三年中所经历的苦难与贫困,以及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通过“一肩”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承受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观音渡头天狗落,北关门外尘沙恶。
健儿披发走如风,女哭男啼撼城郭。
忆昔江南十五州,钱塘富庶称第一。
高门画戟拥雄藩,艳舞清歌乐终日。
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
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
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长夜风吹血腥入,吴山浙河惨萧瑟。
城上阵云凝不飞,独客无声泪交溢。
蛟龙失云雨,或与虾蟹俦。
壮士偶穷困,寄食何足羞。
淮河之水东北流,母心直为王孙忧。
黄金无光剑失色,白日又落城西头。
请君置鱼竿,进此盘中脯。
丈夫性命未可轻,君独胡为在尘土。
咸阳王气如云驰,垄上亦有呼兵儿。
风尘满眼慎所之,但愿王孙无饥时。
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饭藜藿。
宁知天地心,但有山水乐。
书灯夜摇动,雾气侵几阁。
开扉得新月,欲掩见栖雀。
烟霞暂相违,笔砚庶有托。
但留松间雪,付与双白鹤。
庭柯换故叶,林竹脱新箨。
何日芝草开,挐舟赴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