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向龟图妙,爰从鸟迹成。
偃波如制妙,例薤更难精。
蔡表崩云重,曹章缀露轻。
忆曾思刻玉,琼简镂金英。
始向龟图妙,爰从鸟迹成。
偃波如制妙,例薤更难精。
蔡表崩云重,曹章缀露轻。
忆曾思刻玉,琼简镂金英。
这首诗名为《书》,出自北宋文学家丁谓之手。从诗的内容来看,丁谓在此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
首句“始向龟图妙”指的是书法初学者模仿古代圣人所作的龟背上的神秘符号,这些符号被认为蕴含着宇宙的智慧和道德规范。"爰从鸟迹成"则形容书写之技艺,犹如自然界中鸟儿在沙滩留下的痕迹,既有自然之趣,又透露出作者对笔法运用的高超。
接着,“偃波如制妙”描绘了书写时的笔力雄健,如同大浪澎湃却能在适当的时候收敛自如,这里的“制”字意味着对力量和节奏的精确控制。"例薤更难精"则表达了对于书法技巧的追求,尽管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但作者仍认为还有提高空间。
以下两句,“蔡表崩云重,曹章缀露轻”分别以蔡琰和曹操的书法风格为例。蔡琰的书法雄浑有力,如同厚重的云层,而曹操则以其细腻精致,犹如晨露在叶尖闪烁。
最后,“忆曾思刻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那时他可能沉迷于雕刻玉石的艺术;"琼简镂金英"则描绘了一种精致细腻的工艺,透露出作者对于书法之美和技艺上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丁谓对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更反映出他个人对书写技巧的不断追求和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深切情感。
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
落叶多惊雨,明河半隔云。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
谁是论心侣,清樽可共君。
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
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
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
仲堪临北涧,僧彻啸南麓。
师也摩其顶,千年缮性熟。
无心弄神通,变化骇流俗。
老态益婆娑,支离复拳曲。
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
六朝栋梁材,摧朽何太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