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鱼图》
《大鱼图》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古风

长风驾海峥嵘立,百川如沸天吴泣。

赤鲤横霜怒浪掀,三十六鳞当水击。

扬鬐鼓鬣辟鸿濛,凡介常鳞应伏匿。

乾坤浩荡古今浮,烟云咫尺风雷夕。

葛陂竹化事无凭,丰壤剑沈人已昔。

琴高跨背亦渺茫,子英骑角空腾踯。

何如锦鳞三月春,桃花浪暖迷云津。

天下苍生望霖雨,一朝变化苏呻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洋景象,以“大鱼图”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神秘。

首句“长风驾海峥嵘立”,以“长风”驾驭大海,赋予了海面以动态感,形象地描绘出海浪在强劲风力的推动下,呈现出峥嵘不平的壮观景象。接着,“百川如沸天吴泣”,将众多河流比作沸腾的水,仿佛天空也在为之哭泣,进一步渲染了大海的磅礴气势和深邃情感。

“赤鲤横霜怒浪掀,三十六鳞当水击”,通过“赤鲤”的形象,展现了海中生物的活力与力量,它们在怒浪中翻腾,激起层层波澜,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接下来,“扬鬐鼓鬣辟鸿濛,凡介常鳞应伏匿”,描述了大鱼在海中翻滚,其威猛之势足以开辟混沌,暗示了其他生物的敬畏与隐退。

“乾坤浩荡古今浮,烟云咫尺风雷夕”,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性融入其中,表达了宇宙的无限与历史的流转,同时通过“烟云咫尺风雷夕”描绘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

“葛陂竹化事无凭,丰壤剑沈人已昔”,通过典故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琴高跨背亦渺茫,子英骑角空腾踯”,继续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最后,“何如锦鳞三月春,桃花浪暖迷云津”,以“锦鳞”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前文的壮阔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对历史、文化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秋思二首·其一

少日猖狂不自谋,即今垂死更何求。

简编不隔圣贤面,梦寐时为河岳游。

浊酒未倾心已醉,长歌欲发涕先流。

石帆射的烟岚晚,过雁声中又一秋。

(0)

冲雪至馀庆觉林雪连日不止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0)

采莲三首·其一

蘸水朱扉不上关,采莲小舫夜深还。

一樽何处无风月,自是人生苦欠闲。

(0)

鹧鸪天·其四重九席上再赋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0)

菩萨蛮·其六昼眠秋水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高树莫鸣蝉。

晚凉秋水眠。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

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0)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

往岁追欢地,寒窗梦不成。

笑谈惊半夜,风雨暗长檠。

鸡唱山椒晓,钟鸣霜外声。

只今那复见,仿佛似三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