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千秋岁·次韵少游》,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位壮志未酬、被迫退隐的人物形象。词的上片通过"岛边天外"的辽阔景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远离朝廷的境遇。"未老身先退"表达了他壮志未酬的无奈,"珠泪溅,丹衷碎"则揭示了他的内心痛苦。
"声摇苍玉佩"和"色重黄金带"运用了象征手法,形容主人公的威仪和忠诚,即使在贬谪中也不忘自己的使命。"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进一步强调了他对朝廷的思念和距离的遥远。
下片转向对未来的思考,"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表达了他对仕途挫折的感慨,以及对自身罪责的自省。然而,他仍然坚守君命和臣节,期待着新的恩遇。"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表明他的信念和坚持,尽管处境艰难,但学问和忠诚不会改变。
最后,词人以"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作结,表达了他决定放下一切,选择漂泊江湖,流露出一种无奈而决绝的悲壮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词作,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