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长条踠地垂,莺花醉杀五陵儿。
可怜鶗鴂西风急,又被关山短笛吹。
腰瘦楚宫无过辇,黛销隋苑有啼眉。
请君回望红亭路,谁复临堤折一枝?
忆昔长条踠地垂,莺花醉杀五陵儿。
可怜鶗鴂西风急,又被关山短笛吹。
腰瘦楚宫无过辇,黛销隋苑有啼眉。
请君回望红亭路,谁复临堤折一枝?
这首诗《悲秋十八咏(其一)秋柳》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对秋柳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忆昔长条踠地垂”,回忆往昔,那垂地的柳条曾是如此之长,仿佛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次句“莺花醉杀五陵儿”,描绘了昔日繁华景象,莺歌燕舞,春花烂漫,吸引着五陵少年沉醉其中。接着,“可怜鶗鴂西风急,又被关山短笛吹”两句,转折笔锋,以鶗鴂(即杜鹃鸟)的哀鸣和西风的急促,以及远处关山上传来的短笛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腰瘦楚宫无过辇,黛销隋苑有啼眉”两句,运用典故,将秋柳与历史上的楚宫、隋苑相联系,通过“腰瘦”、“黛销”等形象描绘,表现了秋柳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枯萎、失去生机的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
最后,“请君回望红亭路,谁复临堤折一枝?”诗人以设问的方式,邀请读者回望曾经的繁华之地,却反问谁能再如往昔般临水折柳,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柳、对季节更替、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