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李商老伯仲见过》
《谢李商老伯仲见过》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破屋如马厩,楚囚亦王尼。

名士连璧来,下马气吐霓。

论高玉屑锯,意妙鸡骇犀。

君看八尺姿,一尾抹万蹄。

弟昆清净妍,俱当籍金闺。

胡为披白帢,作队趋尘泥。

漏风驼止卧,跨海鹘方栖。

何时对陛下,道与稷卨齐。

功成归脩水,春风雨一犁。

嗟余世不要,所至值涧溪。

愿从诸郎游,日涉长灌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来访的李商老伯仲的热烈欢迎和对他们的才华与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破屋如马厩,楚囚亦王尼”以破旧的房屋比喻简陋的接待环境,却依然能容纳尊贵的客人,体现了主人的诚意与热情。接着“名士连璧来,下马气吐霓”则通过名士云集、气势磅礴的场景,展现了来访者的非凡风采。

“论高玉屑锯,意妙鸡骇犀”进一步赞扬了来访者高深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如同珍贵的玉石被精心雕琢,又如犀牛受到惊吓般令人印象深刻。接下来“君看八尺姿,一尾抹万蹄”则是对来访者卓越才能的夸张比喻,暗示其影响力巨大。

“弟昆清净妍,俱当籍金闺”表达了对来访者兄弟二人清雅脱俗、才华横溢的赞赏,预示他们将有光明的未来。“胡为披白帢,作队趋尘泥”则对来访者为何身着便装、不拘小节的举动表示理解与欣赏。

“漏风驼止卧,跨海鹘方栖”通过动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来访者在不同情境下的状态,既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与适应力,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何时对陛下,道与稷卨齐”表达了诗人对与来访者共谋大业、共创辉煌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功成归脩水,春风雨一犁”则预示了未来的成功与收获,以及对自然界的美好祝愿。

最后,“嗟余世不要,所至值涧溪。愿从诸郎游,日涉长灌畦”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平凡,但渴望与来访者一同游历、探索世界的愿望,体现了他对友情与知识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来访者的才华与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知识和理想的深切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四十九叔祖母朱氏孺人挽词

忆哭清湘掾,诸孤未裹头。

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

眼底生刍奠,身前汎柏舟。

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0)

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其一

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

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

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

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

(0)

壕上书事

十里长壕展碧漪,波痕只去不曾归。

鹭鸶已饱浑无干,独立朝阳理雪衣。

(0)

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其二

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于竹外见长江。

(0)

德寿宫庆寿口号·其六

天父晨兴未出房,君王忍冷立风廊。

忽然鸣跸珠帘捲,万岁声传震八荒。

(0)

跋澹庵先生缴张钦夫赐章服答诏二首·其一

平生师友两相知,苦为君王惜一衣。

刺口争来争不得,青蝇犹傍太阳飞。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