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生死外,回首故人无。
南望墟烟迥,西飞片鸟孤。
藤花开独坐,萝月照霜须。
泉下□□泪,艰难付钓徒。
闲愁生死外,回首故人无。
南望墟烟迥,西飞片鸟孤。
藤花开独坐,萝月照霜须。
泉下□□泪,艰难付钓徒。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听到某位圣贤去世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深深的哀悼和对故人的怀念。"闲愁生死外"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超越生死的闲愁,显示出他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回首故人无"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以及对再也无法相见的悲痛。
接下来的两句"南望墟烟迥,西飞片鸟孤"通过描绘远方墟烟稀疏和孤鸟西飞的景象,寓言了故人的孤独与远离,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感。"藤花开独坐,萝月照霜须"则进一步刻画出诗人独自面对藤花盛开、月光洒落白发的凄凉画面,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泉下□□泪,艰难付钓徒"中,"泉下"暗指逝者,"□□泪"可能是"空"或"断"泪,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艰难付钓徒"可能寓意生者在面对世事艰难时,只能寄托于垂钓般的淡泊生活,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以景寓情,充分展现了王夫之在明末清初动荡时期对人生无常和故人离世的深切哀悼。
驴背驮诗,鸱夷盛酒,晓踏苏堤残雪。
露阙云门,璇阶玉宇,照耀日华光洁。
见说孤山,犹存老树,清兴一时超越。
画船归、更有渔舟,此景顿成奇绝。
还四顾、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尘土不容豪发。
却忆韩郎,花开顷刻,谁得染根仙诀。
雪后园林,天开图画,眼界迥然俱别。
待黄昏、约取林逋,湖上朗吟香月。
醉里闲吟,兴来独往,山静悄无人语。
两岸桃花,一溪春水,似忆仙源无路。
花上莺啼,云间犬吠,偶到洞仙琳宇。
便相留、闲话长生,嗟我委形非故。
图画里、昔日天台,当年刘阮,此说荒唐无取。
避世秦人,放舟渔子,却恐偶然相与。
岭日将沉,林风忽动,吹落半帘红雨。
待少焉、月出东方,拄个瘦藤归去。
有酒无肴,柰何良夜,客有鲈鱼相惠。
如此山川,几何日月,三国竟成何事。
目断风帆,江空岁晚,觅句漫思无已。
怕多情、笑我华颠,甚矣吾衰久矣。
客知夫、水与月乎,盈亏如彼,逝者有如斯水。
舟放中流,听其所止,夜久江流声细。
鹤为予来,客辞予去,予亦就眠篷底。
忽羽衣、过我林皋,惊觉一番残醉。
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
维水泱泱,予怀渺渺,西望每思伊洛。
草色随车,花香袭屦,风景至今犹昨。
被杜鹃、啼破天津,使觉市朝萧索。
谁复见、万古龙门,三春桃浪,冲岸紫鳞争跃。
月到风来,水流云在,安得二贤同酌。
心上经纶,鉴中治乱,叹息九原难作。
笑红尘、逐利争名,总是蝇头蜗角。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
世事浮云,人生大梦,歧路漫悲南北。
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
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
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看绿阴朱实。
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
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
喜间来、事事从容,睡觉半窗晴日。
身在云间,目穷天际,一带远山如隔。
隐隐迢迢,霏霏拂拂,蔓草寒烟秋色。
数着残棋,一声长啸,谁识洞庭仙客。
对良宵、明月清风,意味少人知得。
君记取、黄鹤楼前,紫荆台上,神有青蛇三尺。
土木形容,水云情性,标韵自然孤特。
碧海苍梧,白苹红蓼,都是旧时行迹。
细寻思、离乱伤神,莫厌此生欢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