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东来数百里,或宫或霍伏还起。
蜿蜒一气结蒙山,巀嶭堂皇重见此。
惜哉濯濯乏乔柯,牛山之木亦尝美。
翠微风来生峭寒,放乎琅琊意近是。
一游一豫侯度昭,仿佛其招在角徵。
岱宗东来数百里,或宫或霍伏还起。
蜿蜒一气结蒙山,巀嶭堂皇重见此。
惜哉濯濯乏乔柯,牛山之木亦尝美。
翠微风来生峭寒,放乎琅琊意近是。
一游一豫侯度昭,仿佛其招在角徵。
这首诗描绘了蒙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人文气息。诗人以“岱宗”开篇,将蒙山置于泰山的宏大背景下,展现出蒙山的雄伟气势。接着,通过“或宫或霍伏还起”、“蜿蜒一气结蒙山”,形象地描绘了蒙山的山脉连绵起伏,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巀嶭堂皇重见此”一句,既赞美了蒙山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蒙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下来,“惜哉濯濯乏乔柯,牛山之木亦尝美”表达了对蒙山植被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去蒙山美景的怀念。
“翠微风来生峭寒,放乎琅琊意近是”则描绘了蒙山的自然风光,尤其是微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与琅琊的意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最后,“一游一豫侯度昭,仿佛其招在角徵”则可能是在借古喻今,表达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小雨敛轻尘,秋声壮亭驿。
驱车过南浦,别怀徒襞积。
世道一以坏,为善不自力。
一朝鲁两生,为人作行色。
后山薄命篇,竟不待它日。
送子行复行,一步一叹息。
谁知离索悲,有甚万钟失。
此事已忘言,此情未能释。
有时诵吾句,或为千里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