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
一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
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
一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
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为史同叔赴皇宫任教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史同叔才华的赞赏和对他未来的期许。首句“便催绛帐入王扉”描绘了史同叔即将进入宫廷的情景,暗示其受重视;“肯落先公第二机”则以先贤为榜样,期待他能延续家族或师门的荣耀。“一鹗未尝凭荐口”赞扬史同叔的才能并非依赖他人举荐,而是凭借自身实力;“诸生今始识抠衣”则表达对他的敬佩,言众弟子才开始真正认识他的学识。
接下来,“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运用比喻,赞美史同叔的胸怀宽广如北海,品性高洁如西湖水,暗示他能够应对各种环境,保持清廉。最后两句“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强调的是史同叔只要能传承家学,发扬光大,就无需过分关注世俗的荣华富贵,表达了诗人对史同叔高尚追求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激励与期望的赠诗,体现了诗人对史同叔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殷切寄望。
前朝诣灵潭,吁祷冀微感。
细点随归辔,傍晚云容黮。
阵雨中夜零,所望犹觉欿。
曾未踰三日,沾霈盈沟坎。
兹来谢神贶,农事沿途览。
稚苗如助长,肥缘朝苒苒。
讵即希岁丰,乍可弭旱歉。
叨佑良已多,能格吾岂敢。
北方春雨短,竟如成例事。
畿辅今岁幸,一犁资种植。
齐郑麦为秋,切切常廑意。
况复经冬旱,三白未兆瑞。
顷闻流移众,沟壑将填弃。
治安恒目蒿,调和更心愧。
以此常自责,敢云厌灾异。
置邮传奏章,方牧佳音至。
青齐被膏泽,沃壤兴锄利。
稍解眉间愁,更积心中思。
豫洛亦我民,此雨曾沾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