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群犬嗥,月入群犬静。
幽人耿不眠,翛然发孤咏。
月出群犬嗥,月入群犬静。
幽人耿不眠,翛然发孤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月出》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下的静谧画面。"月出群犬嗥",通过群犬的吠声反衬出月亮升起时的宁静,暗示了夜晚的深沉和寂静。"月入群犬静"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照耀下动物们的安静,连犬类也停止了叫声,显得格外安宁。
"幽人耿不眠",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士或心境清幽的人,他因为被这样的月夜所触动,难以入眠,内心保持着清醒。"翛然发孤咏","翛然"形容心境超脱,"孤咏"则是独自吟咏,表达了诗人在这个静寂的夜晚,独自品味月色,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夜的独特感受,透露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诗意情怀。
初从司农后,旋领藏庾役。
金贮四百万,粟犹六年积。
人人怀婺恤,已惧渔竭泽。
倏忽十年馀,出多入不益。
粟乏兼岁储,金万不及百。
仰给人如麻,啧啧朝与夕。
司农难以应,仰屋忧难释。
广开鬻爵例,铨路惧乖隔。
严督搜粟吏,又为闾阎惜。
食寡与用舒,斯言诚药石。
九重方明圣,成命正于赫。
屡示宽恤期,四海手加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