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侄男兆备兵宁绍·其二》
《送侄男兆备兵宁绍·其二》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建旄分府领诸侯,万壑千岩亦胜游。

山削芙蓉常带雨,寺藏松桂不知秋。

青春草满严陵濑,白露潮生范蠡舟。

若到东山一回首,须知小谢最风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巡视辖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首联“建旄分府领诸侯,万壑千岩亦胜游”开篇即展现出官员巡视时的气派与豪情,同时也暗示了管辖区域内的壮丽景色。颔联“山削芙蓉常带雨,寺藏松桂不知秋”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峦之美,以及寺庙隐匿于松桂之间的幽静,通过“常带雨”和“不知秋”这样的字眼,不仅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生动与变化,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颈联“青春草满严陵濑,白露潮生范蠡舟”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到了严陵濑和范蠡,前者是古代名士严光的隐居之地,后者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范蠡。这两句通过“青春草满”和“白露潮生”的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再次赞叹,也是对历史人物生活痕迹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向往。

尾联“若到东山一回首,须知小谢最风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人物谢灵运(小谢)的推崇。这里“东山”可能是指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而“小谢最风流”则是在赞誉谢灵运的才华与风度,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这次旅程能留下同样美好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咏选图六首·其二

灿如星宿各分躔,迟速高低尽左旋。

除是太阳行度远,那能一日一周天。

(0)

怀李公师惠

李公敦夙好,生死见交情。

谁识扶棺痛,深于负笈诚。

燕云悲客路,淩水咽归程。

不为呼将伯,奚从旅榇行。

(0)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四

不生不灭是灵台,不了将来与未来。

总为夙根情重处,怕言哀处却言哀。

(0)

清明二首·其二

是谁甘介节,长揖薄侯封。

白发招偕隐,青山杳旧踪。

禁烟隆报士,寒食不因冬。

纵有绵田奉,难将母氏饔。

(0)

送朴慈庵二首·其二

偏因知遇易暌违,鞭影斜阳马上挥。

西土好音成别绪,东医宝鉴嗣前徽。

如君肝胆风尘少,异地关山雨雪霏。

最是离愁医不得,拟将远志寄当归。

(0)

题画册八首·其五芦岸渔舟

霜林彷佛似苕川,水漾空明映碧天。

隔岸炊烟生一缕,荻芦深处泊渔船。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