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何自名,缘木与俱生。
底事因蓬附,故为亦蔓荣。
凌霄何自名,缘木与俱生。
底事因蓬附,故为亦蔓荣。
这首诗名为《篱落间见凌霄偶书》,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诗中以凌霄花为描绘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凌霄何自名",开篇设问,诗人疑惑凌霄花为何取这样的名字,暗示其特性或来历引人深思。"缘木与俱生",进一步描述凌霄花依附于树木生长,展现出它攀援而上的坚韧生命力。
"底事因蓬附",诗人不解凌霄为何选择像蓬草一样依附他物,这可能寓意着它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或是寻求依靠的姿态。"故为亦蔓荣",则强调了凌霄凭借蔓延的方式得以繁盛,体现了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生存策略。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既描绘了凌霄花的形象,又寓含了诗人对其生存智慧的赞赏和对自然现象的哲理思考。
荆扉栖息久,壮志未能摅。
昨被半通绶,新持三尺书。
虽然烦听讯,何足挠冲虚。
伺隙馀公局,开编入燕居。
敢希成大器,唯恐近污渠。
心欲平冤狱,情奚病猾胥。
贤门不多地,贱子幸投裾。
每得高文贶,翻嗟旧业疏。
自滋忘弃学,岂复怅离蔬。
若使华无实,宁为蔽芾樗。
峥嵘岁律垂更旧,芜室萧然度清昼。
追想牙旌欲首途,策羸取别尝重复。
踌躇去德不胜情,归迫严闉仅能走。
歘惊霜月再弦望,西向拳拳使心疚。
心之疚兮日益深,使者踵门书忽授。
灿然诲语盈累幅,字字煇华敌琼琇。
殷勤眷与奚所贻,纸尾复题酥以侑。
开缄珍视未敢尝,捧重临风且三嗅。
初疑黄玉可如泥,和以露华凝不溜。
又讶仙膏久鍊成,自有光芒发昏瞀。
轻言岂学陆机对,以况莼羹一何谬。
依稀乳酒下青云,诗慕少陵惭浅陋。
汪洋惠意不可酬,匕箸姑停聊密覆。
留向春朝助后觞,却望台星祝公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