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重叠带江村,花落水流天气昏。
应有野人春卧稳,流莺啼过不开门。
云山重叠带江村,花落水流天气昏。
应有野人春卧稳,流莺啼过不开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野景图。首句“云山重叠带江村”,以“重叠”的云山与“带”字巧妙结合,勾勒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同时将这壮丽景色与“江村”相连,展现出一幅山水相依、村落点缀的画面。次句“花落水流天气昏”,通过“花落”和“水流”两个动态意象,以及“天气昏”这一静态感受,营造出一种春日黄昏时分特有的静谧与淡淡的哀愁氛围。
后两句“应有野人春卧稳,流莺啼过不开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境。诗人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有隐居的“野人”正在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舒适,即使外面的世界因为花落水流而显得有些昏暗,但对这位“野人”来说,内心世界却是无比的平静与满足。而“流莺啼过不开门”一句,则是通过黄莺的啼鸣,反衬出“野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干扰的淡然,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他自有一份超脱于尘世之外的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宁静、和谐生活的美好憧憬。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
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
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
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
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
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
扶起离披菊,霜轻喜重开。
醉中惊老去,笑里觉愁来。
月送人无尽,风吹浪不回。
感时将有寄,诗思涩难裁。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
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諠,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