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闲人,婪耽布素。逍遥物外烟霞步。
存心乞化度朝昏,巡门诺须分付。
水定云闲,不随他去。烟消灭清凉趣。
此游圣境又空回,携筇独上长安路。
云水闲人,婪耽布素。逍遥物外烟霞步。
存心乞化度朝昏,巡门诺须分付。
水定云闲,不随他去。烟消灭清凉趣。
此游圣境又空回,携筇独上长安路。
这首元代谭处端的《踏莎行》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闲人形象。"云水闲人"四字,寓言了主人公的淡泊心境,如同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悠然自在的人。"婪耽布素"则展现出他对朴素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对世俗名利无丝毫挂碍。
"逍遥物外烟霞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状态,漫步在如烟如霞的自然景色中,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存心乞化度朝昏"表达了他以慈悲之心度日,不分昼夜地践行内心的修行。"巡门诺须分付"则暗示他可能在社区中履行着某种慈善或教化的职责。
"水定云闲,不随他去"象征着他的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烟消灭清凉趣"则传达出他在静谧中体验到的超脱与清凉之感。然而,尽管如此,"此游圣境又空回"表明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之旅虽然美好,但终究未能完全脱离尘世,只能带着竹杖(筇)独自踏上归向长安(可能指现实世界)的道路。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个云游者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责任的承担。
城中无停轮,郭外杂尘鞅。
幽人眷丘壑,夸士隘天壤。
薄怀随所之,托足堪俯仰。
佳辰值休沐,良朋洽心赏。
间从湖上行,披襟觉虚敞。
纤茸青始齐,柔条绿初长。
群山净如拭,一水平于掌。
微风动涟漪,轻云散高朗。
徙倚自成趣,跻攀亦欣往。
岂以鱼鸟留,不作烟霞想。
悠然憺忘归,浩歌曳馀响。
因怀川上游,狂简真吾党。
伊予寡世姿,由来慕丘壑。
长从嵇生玩,假物思所托。
匪尽至人理,聊叙逸民乐。
改服暌宿心,久负长往诺。
石房缀幽响,泉蕊迎秋落。
沿溯开昔襟,浮弹昨间作。
沧波流潺湲,明月照灼烁。
想见乘风人,长怀披云鹤。
且以慰营魂,拊心终绵邈。
出处焉是非,俛仰笑今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