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卧青山侧。奈苍生、如此憔悴,斯人未出。
知否阿咸牢落甚,毕竟年来何得。
恨只恨、天生痴骨。
同是人间烦恼者,又何须、色相留鸿迹。
五浊世,真愁绝。文人自古无奇节。
敢相期、衣冠抱住,且休抛掷。
庾信悲凉蒙叟痛,一样沧桑经历。
枉剩这、遗诗幽咽。
抵死沉吟浑不断,为中年、以后皮无血。
君与我,毋徒说。
尚卧青山侧。奈苍生、如此憔悴,斯人未出。
知否阿咸牢落甚,毕竟年来何得。
恨只恨、天生痴骨。
同是人间烦恼者,又何须、色相留鸿迹。
五浊世,真愁绝。文人自古无奇节。
敢相期、衣冠抱住,且休抛掷。
庾信悲凉蒙叟痛,一样沧桑经历。
枉剩这、遗诗幽咽。
抵死沉吟浑不断,为中年、以后皮无血。
君与我,毋徒说。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感慨。"尚卧青山侧"描绘了诗人自身的隐逸状态,而"奈苍生、如此憔悴,斯人未出"则揭示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切。诗人自比为"阿咸",感叹自己才华被埋没,"天生痴骨"流露出无奈与自嘲。
"同是人间烦恼者,又何须、色相留鸿迹"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五浊世,真愁绝"直接点明了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接下来,诗人批评文人的软弱,呼吁他们要有坚韧的节操,"文人自古无奇节",并表示不愿轻易放弃理想。
"庾信悲凉蒙叟痛,一样沧桑经历"借典故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枉剩这、遗诗幽咽"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的哀叹。最后,诗人以"抵死沉吟浑不断,为中年、以后皮无血"的形象比喻,感叹岁月无情,人老力衰,但仍坚持吟咏,"君与我,毋徒说"则是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共同坚守理想,而非空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高旭在清末动荡时期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侍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望。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