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分星聚瑞符覃,崛起原从皇觉庵。
燕国帝车遥指北,金陵王气遂昌南。
一时开创经猷集,奕世风声节义谈。
若论兴王自东土,比汤惭德更无惭。
蛇分星聚瑞符覃,崛起原从皇觉庵。
燕国帝车遥指北,金陵王气遂昌南。
一时开创经猷集,奕世风声节义谈。
若论兴王自东土,比汤惭德更无惭。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其二)。诗中以“蛇分星聚瑞符覃”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兴衰比作星辰的聚散,形象地描绘出历史的动态和规律。接下来,“崛起原从皇觉庵”一句,点明了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暗示了某个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出现,为后文的历史叙述埋下了伏笔。
“燕国帝车遥指北,金陵王气遂昌南”两句,通过地理位置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版图的广阔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南北朝代更迭的宏大背景。这种空间上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域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一时开创经猷集,奕世风声节义谈”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不仅在当时开创了新的局面,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道德与文化财富。这里的“经猷”指的是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方法,“奕世”则表示世代相传,突出了历史文化的传承性。
最后,“若论兴王自东土,比汤惭德更无惭”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这里将“兴王”与古代贤君商汤相比较,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作为帝王的自我要求和反省。整首诗在赞美历史的同时,也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天地正气扶人纲,振载河岳成元黄。
金流火燥不能铄,谁欤见者文天祥。
皇路清夷四隩奠,笔抵日月森光芒。
不幸生为国难死,泰山北斗相低昂。
文忠养此称浩然,大伦系命身家忘。
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
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
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
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
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旂常。
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
我欲酬君君弗辞,幡然被发下帝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