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隐孤城外,园林二水间。
门前数竿竹,屋后万重山。
座隔红尘远,心同白日閒。
只今那可见,烟树暗柴关。
幽隐孤城外,园林二水间。
门前数竿竹,屋后万重山。
座隔红尘远,心同白日閒。
只今那可见,烟树暗柴关。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隐居生活画卷。首联“幽隐孤城外,园林二水间”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幽与隐逸,孤城之外,园林之中,二水环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氛围。颔联“门前数竿竹,屋后万重山”进一步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观,门前几株翠竹,屋后连绵群山,竹影山色,相映成趣,更添几分雅致与脱俗之感。
颈联“座隔红尘远,心同白日閒”则转而从内心感受出发,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身处红尘之外,心灵如同白日般闲适自在,不为外界纷扰所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尾联“只今那可见,烟树暗柴关”以景结情,暗示隐居生活的不可得见,仿佛烟树笼罩,柴门紧闭,隐居之地已成遥远的梦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
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
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
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
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锺。
但恐仙娥川後,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
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下濑惊船驶,挥尘恐尊空。
谁吹尺八寥亮,嚼徵更含宫。
坐爱金波潋滟,影落蒲萄涨绿,夜漏尽移铜。
回棹携红袖,一水带香浓。
坐中客,驰隽辨,语无同。
青鞋黄帽,此乐谁肯换千钟。
岩壑从来无主,风月故应长在,赏不待先容。
羽化寻烟客,家有左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