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流寓地,君又向秦州。
作吏偏乘障,耽诗易得愁。
荒苔耿碑石,废碗隗宫秋。
吟咏兼书简,无忘付置邮。
少陵流寓地,君又向秦州。
作吏偏乘障,耽诗易得愁。
荒苔耿碑石,废碗隗宫秋。
吟咏兼书简,无忘付置邮。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为送别研樵前辈赴秦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关切与对秦州历史文化的感慨。首句“少陵流寓地”暗指秦州曾是杜甫流放之地,富有文化历史底蕴;“君又向秦州”则表达了研樵前辈的行程,暗示了友人的新任之地。
“作吏偏乘障”一句,意指研樵前辈在边疆任职,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但诗人鼓励他积极应对。“耽诗易得愁”则以写诗容易引发愁绪来反衬,希望友人能在忙碌的公务中保持乐观,以诗抒怀。
“荒苔耿碑石,废碗隗宫秋”描绘了秦州的荒凉与历史遗迹,暗示了前辈将面对的古老而寂寥的环境,同时也寄寓着对秦州往昔繁华的怀念。
最后两句,“吟咏兼书简,无忘付置邮”,诗人提醒研樵前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通过诗歌和书信来传达情感,保持联系,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借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城上危楼高缥缈,城下澄江复相绕。
有时漾影入中流,俯看游鱼仰飞鸟。
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篌。
大别山头白云起,金口渡边雨如洗。
半钩新月上孤城,还照高楼与江水。
晴江依旧泻浔阳,黄鹤无由归故乡。
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
碧脑浮冰,红薇染露,骊宫玉唾谁捣。
麝月双心,凤云百和,宝钏佩环争巧。
浓熏浅注,疑醉度、千花春晓。
金饼著衣馀润,银叶透帘微袅。素被琼篝夜悄。
酒初醒、翠屏深窈。一缕旧情,空趁断烟飞绕。
罗袖馀香馨渐少。怅东阁、凄凉梦难到。
谁念韩郎,清愁渐老。
地跨江闽秀气兼,玉成界尺直方廉。
西曹久处习凿齿,高士谁知孙子严。
我愧元城题品重,君能楚些笔锋铦。
天门底用相吹送,公道今方拔滞淹。